爱护环境才有资格谈爱民 韩玉玲 |
近一段时间,笔者看到几篇内容近似的报道,披露的都是一些地方还在引进高污染项目,并对之施行保护的事。据报道,当地干部几乎是一个腔调——为了发展经济,提高民生指数。言下之意,对污染企业的保护是一项“爱民”之举,真乃滑天下之大稽。 什么叫爱民?爱民就是关心群众疾苦,为民众解难题、办实事、谋福利。这就要崇尚科学发展观,考虑可持续发展,让老百姓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假如青山变秃岭,秀水成臭河,浓烟蔽日,污水横流,老百姓闻的是异味,吸的是粉尘,喝的是脏水,好日子又何从谈起,这能算是爱民吗? 民生指数的提高,当然有赖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这话没错。但错就错在一些地方干部不惜以牺牲环保为代价换得眼前的“一块肉”。而如果吃上这块“肉”的只是某些干部,广大群众不仅连香味也闻不到,还得深受污染之苦,那就“其中有诈”了。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爱护环境才有资格谈爱民,维护群众的长远利益才是真正的爱民。为了眼前利益,甚至为了所谓的“政绩”,让老百姓失去良好的生存空间,还得让子孙后代去还环境账,这绝对不是爱民行为!真的爱民,真的要发展经济,引进任何项目都必须首先考虑环境因素。许多地方对有污染的项目采取“一票否决制”,这环保的一票重如泰山,因为它关乎民生的根本,关乎国家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