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蔡”吃饭 万寿宫主人 蔡澜 |
文 / 蔡澜(香港) 墨尔本的中国餐厅,生意做得最成功的,是一家叫“万寿宫”,英文叫Flower Drum的馆子。门口很小,乘电梯到二楼,别有洞天。 布置朴实,并不花巧,没有尽量讨好洋人的味道。食物也一样不折衷,保持粤菜特色,价钱算是全城最贵之一。顾客以洋人居多,都是大机构的宴会,签单吃公账的。间中的长期客人,吃完回头的也不少。 刘华铿先生,五十多岁,永远保持笑容,双手握着、弯着身、侧着耳朵,听客人的吩咐。 厨房用十几位师傅,楼面二三十人。一家餐厅,由碗碟筷子,到水槽中有多少条鱼,刘先生一清二楚,进货自己一手包办,从豆芽到酒水。 刘先生笑道:“我们每年要出门3个月,每4个月出去一次。一出门,什么都不管,电话也不打一个,不然等于留下来。将事情交给人家去做,就让他担当,有什么差错由他去负责,这才叫放得下来。但是,要是玩得高兴,一去一年半载,那就糟糕了。这世界很公平,你不付出劳力,只用金钱开店,人家做个半死,也只是一份薪水,那么你想想,他们会不会为你拼命呢?” “你会一直做下去吗?”我问。 “我很享受做餐厅的工作。”刘先生回答:“我认识了不少好朋友,除了客人,卖货的,我也请人们坐下来吃饭喝酒聊天。但是你要保持一个永远对他们货品不满足的态度,你自己要一直寻求品质更高、价钱更便宜的对象。一满足,懒性跟着来,迟早又要出毛病。” “有些朋友开了馆子,进货时大师傅打斧头,一斤肉炒少了几道菜,赚得不少。要抓又抓不到证据,生气也没办法。”我说。 “起因都是自己不在现场。”他说:“亲自监督,长年做下来,什么都熟了,怎会出漏子?我也明白有些人要做很多其他事,不能老泡在餐厅里,但也可以做一个报告呀。一天进多少货,青菜水果肉类,一项一项清楚列下来,能够炒多少碟菜?可以赚多少钱?都会成为惯例的。再把货品和不同的菜市比较一下,大师傅什么手脚都做不出。” “酒水呢?” “也是同一个道理呀。不过在标价上有点学问。” “比方说一瓶红酒,外面卖十块钱,大多数人都想赚一倍以上,就标二十块,客人一定‘哗’地一声叫出来。我的纯利一向只叫七八十巴仙,外面卖十块,我卖十四块,客人认为这也是应该的。但是我大量进货时有折扣,卖十四块,已达到我的纯利的目的。”他解释。 “你打算一直做下去吗?” “也会有退休的一天。” “那么把店铺卖了?” “就算卖掉,水准不像从前,也对不起一直支持我们的常客。”他有点唏嘘。 “到退休一天就把铺子关了?” “也不至于到这地步。”刘先生说:“我可以逐渐退出的,把股份分给能够负责管理的人,让这个招牌一直活下去,是我的愿望。” 一席之话,实在学了不少东西,刘先生又忙着招呼其他客人。 在我旁边一桌的一个中国人,可能是刘先生的同行,有点嫉妒地说:“这个人整天那么打躬作揖,假得交关。” 我听了忍不住插嘴:“就算假,假了那么几十年,也是真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