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轨道交通增加车辆提高运能 4号线明年行车间隔缩短一半 姚丽萍 |
本报讯 (记者 姚丽萍)明年初,本市轨道交通的高峰小时运力可增加3.4万人次,增加运能25%;明年底,高峰小时运力在年初基础上再增加3.1万人次,增加运能18%。昨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本市近期运营增能的主要措施。 近几年,地铁客运量的年增幅均在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20%。截至今年10月,本市轨道交通全路网日均客流同比增长25%;尤其高峰时段,客运压力显著。本市近期运营增能措施包括—— ■ 确保新线按时投运,增加网络整体运能。轨道交通6、8、9号线投入试运营,增加网络整体运行服务能力,发挥线路分流作用。 ■ 增加既有线路的上线车辆,缩短行车间隔。初步计划在既有运营的1号线、4号线,以及即将投运的6、8、9号线,明年初增加9列上线投运车辆,明年底再增加上线投运车辆20列,不断增加运营线路的行车密度,减少等候时间。据透露,目前1号线北延伸段的间隔是9分钟,接下来将缩短到6分钟。4号线现在间隔11分钟,到明年初,其中部分线路将缩短到5分半钟,到明年年底全部覆盖为5分半钟。 ■ 挖掘自身潜力,延长运营线路服务时间。3号线力争延长运营时间约30分钟,使全天客运服务时间达到18小时左右。 ■ 加快“6改8”改造,实现车辆扩容。力争在明年初,使1号线上线的8节编组列车达到19列;明年底,完成1、2号线扩容改造,使1号线上线8节编组达到36列、2号线上线8节编组达到22列。 运营增能后,明年初,1号线北延伸段高峰小时运能比目前增加54%;明年底,北延伸段高峰小时运能再增加8%、既有段再增加11%;明年底,2号线高峰小时运能增加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