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楼市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专题
 第B22版:视觉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公司资讯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地产对话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研究报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国内楼市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专题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专题
 第B37版:楼市资讯
 第B38版:楼市资讯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广告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经理挪用55万元公款买别墅
破产清算时隐瞒不报被举报获刑
严剑漪 鲁雁南


  本报讯 (通讯员 严剑漪 记者 鲁雁南)总经理擅自挪用公款买别墅,在公司申请破产时,又故意隐瞒不报。浦东法院日前以贪污罪判处王浩(化名)有期徒刑6年,没收人民币6万元,追缴其贪污所得一切财物后发还被害单位。

  55万元暗中核销

  王浩在1997年至1998年担任上海华力食品公司总经理(以下简称华力公司)期间,谎称总公司批准其购买住房,擅自动用华力公司55万元款项,以公司名义购置一幢别墅让家人入住。按道理,别墅应属公司“固定资产”,但他却将55万元房款以“其他应收款”名义入账。

  2003年8月,华力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王浩作为破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故意向上级单位和法院隐瞒别墅一事,将这笔“其他应收款”作为“呆死账”暗中核销。3个月后,破产程序终结,王浩一家人却一直住在别墅内,直到有人举报案发。

  反复叮嘱财务“保密”

  庭审中,王浩始终自称“无罪”。王浩的辩护律师则称,其行为“不具有隐蔽性”,他曾申请住房,虽然没有得到总公司同意,但在购房时得到了华力公司支部及工会同意;根据相关规定,福利性公有住房在企业破产时不计入破产财产范围内,所以王浩没有“故意隐瞒”住房;而且别墅的产权属于华力公司,王浩只是居住,不构成贪污罪。

  但华力公司上级单位的相关人员证实,王浩没有向总公司提出过分房或购房申请,他们也不知道其用公款购别墅一事。曾担任华力公司工会主席、支部书记、财务的证人证实,王浩谎称总公司同意其购房,先后几次拿支票付款,并反复叮嘱财务“不要对其他人讲”。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院认为,王浩身为国有公司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采用欺骗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已构成贪污罪,遂作出如上判决。王浩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现有证据证实,王浩为了达到长期占有使用涉案房屋的目的,在公司破产清算时,指使财务将购房款核销掉,而且他已实际控制、使用了别墅,其行为符合刑法上非法占有的认定标准,故维持原判。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