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楼市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专题
 第B22版:视觉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公司资讯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地产对话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研究报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国内楼市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专题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专题
 第B37版:楼市资讯
 第B38版:楼市资讯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广告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人都爱大师杯
当了9年球童

顾晨


  我当球童,已经有9个年头了。

  1998年,我还在上小学,那是我第一次当球童。还是“菜鸟”的我常常犯一些小错误。有次比赛,明明应该把球滚向左边,我却往反方向丢,扔了一个,我才恍然大悟:啊呀,错了。吐了吐舌头,下面两颗球及时纠正。身经百战,这届大师杯,我和差错绝缘。

  长年的实战让我成为优秀的球童,最让我自豪的是在苛刻的选拔下,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奔赴了澳网。而当时在中国,只有4名幸运儿能够获此殊荣。不犯错误是球童的基本准则,而了解球员的习惯,那就是当一名优秀球童的必备素质。澳网的球童经历让我摸清了很多球员“底细”。做阿加西的球童,一定要熟知他要求我们必须归位。

  上届大师杯,我知道了纳达尔习惯先从一边要两个球,再转向另一边要一个。给纳尔班迪安递毛巾一定要动作快,那次我只迟疑了二三秒就被他吼了。虽然如此,我还是最喜欢站在四个角的位置,因为能给球星递毛巾感觉不错,还能上镜头,之前我会告诉我的朋友“今天要看比赛,我会上镜的”。在今年的大师杯上,我又了解了冈萨雷斯,他总是在三个球中挑挑拣拣,淘汰两个不中意的,很有意思。在澳网人手少、场次多,男女单打外加男女双打,每天都把我累得够呛;在上海大师杯上,我可要轻松得多,一个场子有30个人照顾。

  我自己也打了10年球,还曾经拿过上海市冠军,场上做球童,难免会看得手痒痒。当昨天达维登科有个球没接上,我心里犯了嘀咕,这球给我打就有了。

  18岁是球童的上限年龄,再过二三年,我就要超龄了,此时我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在上海最后一届大师杯赛上给我的偶像萨芬当回球童,那会给我的球童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

  上海大师杯球童  顾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