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楼市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专题
 第B22版:视觉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公司资讯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地产对话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研究报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国内楼市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专题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专题
 第B37版:楼市资讯
 第B38版:楼市资讯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广告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冷门剧种以热情

王剑虹


  11月15日  王剑虹

  多彩而热闹的艺术节接近尾声了。今年的艺术节戏曲演出,在数量与品种上都有突破,特别是与往年相比,有不少平日上海戏曲舞台上较少见的“冷门”剧种,也借艺术节东风来沪亮相,如广东的粤剧、台湾的歌仔戏、云南的滇剧、山西的晋剧等,其中很多作品都颇有亮色。

  但在引进冷门剧种登上艺术节舞台的同时,对于那些上海观众不甚了解的剧种,似乎缺乏有计划的推广介绍,以致于一些上海观众,因对这些剧种不了解而失去“亲近”这些好戏的机会。但有些观众偶尔走进剧场之后,却发现这些戏并非如想象的那样“看不懂”,而是感到了意外的惊喜,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引进冷门剧种是一件好事,但加强宣传推介,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可做。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