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楼市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专题
 第B22版:视觉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公司资讯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地产对话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研究报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国内楼市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专题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专题
 第B37版:楼市资讯
 第B38版:楼市资讯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广告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家发现灵长类动物有“憎恨不公平”行为
同工不同酬 猴子闹“罢工”

新华社


  新华社今晨电 美国科学家在研究猴子的“正义感”时发现,一群褐色僧帽猴在看到同伴完成同样任务却获得更多奖励后,决定“罢工”,拒绝完成例行任务。猴子为获得奖励付出努力越多,它们面对“不公平待遇”也越容易灰心丧气。

  亚特兰大佐治亚州立大学的布罗斯南在最新一期《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站上公布了研究成果。根据原有研究成果,研究者们测试了6对猴子。猴子取来一个标志物给实验者,换得食物奖励。

  研究显示,当猴子发现同伴与它干同样的活,却获得更好的奖励——一颗美味葡萄,而不是自己获得的一块黄瓜,就可能拒绝继续工作。

  布罗斯南说,这一行为叫做“憎恨不公平”,可能来源于灵长类动物的采摘活动。当它们在合作中发现同伴没有完成分内任务,它们就会感到不快。

  布罗斯南强调说,这种行为并不是因为简单的贪心或者为了索取更好奖励,它们真正在乎的是,是否有别的猴子获得更好的奖励,而不是它们自己就想要更好的奖励。

  评论 07111511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