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27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32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地产人物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楼市资讯
 第B27版:楼市资讯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学生体质调查显示,7-22岁青少年肥胖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值——
申城青少年由“绿豆芽”转向“小胖墩”

钱滢瓅


  “一个人的能量摄入量与消耗长期不平衡,哪怕每天只差两个百分点,比如每天多喝半杯饮料,或者少走15分钟路,就可能导致肥胖。”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蔡威在昨天举行的“2007青少年体质健康上海论坛”上指出:青少年“发福”,正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小胖墩”比比皆是

  “上世纪80年代,上海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特点是‘绿豆芽’,身材高,体重轻,缺乏肌肉和力量。时过境迁,20年后的今天,‘绿豆芽’已成为历史,‘小胖墩’却比比皆是。”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伟听感慨地说。

  2005年,上海学生体质调查显示,7-22岁的青少年肥胖检出率达11.5%,比2000年增长3.1%,其中男生的肥胖检出率为15.1%,高于全国平均值3.1%,女生肥胖检出率9.2%,高于全国平均值4.19%。

  蔡威指出,青少年肥胖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他公布了一组数据:肥胖儿童当中,脂代谢异常的占51.9%,糖代谢异常的占46%,高血压的占19.6%,脂肪肝的占59.5%;此外还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比如孤僻、自闭。

  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会“传染”。来自德国富莱堡大学的汉斯教授在论坛上表示,有研究显示,超重的人也会有超重的朋友。与胖墩交朋友,你会逐渐接受对方的某些生活习惯和行为。而母亲的体重指数也会对孩子的肥胖程度产生影响。更有趣的是,肥胖的人还会有超重的宠物。

  预防肥胖从小抓起

  如何减少“小胖墩”?与会的外国专家带来了各国的经验。在欧洲,芬兰最早提出要把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必修课目,从基础教育一直延伸到职业教育阶段。德国正在实行学校午餐计划,提供比大多数家里更均衡的饮食(去掉垃圾食品和含高脂肪的食品,提供更多的蔬菜等)。同时,也准备将健康教育引进学校。日本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教育,除了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外,还有诸如吸烟、饮酒、乱用药物、自杀的预防以及性教育等。

  与会的国内专家呼吁,中国也应尽早建立起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预防肥胖从娃娃抓起。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建议,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要增加学校体育的内容,在教师职后继续教育课程中也要增加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内容。蔡威则呼吁,整治学校周边的小吃摊,让垃圾食品像网吧一样远离学校200米之外。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伟听则倡导“体育生活化”,如走路、骑自行车、走楼梯等能增强心肺机能,经常提重物、做家务可以锻炼肌肉等。对于学业繁重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不妨就从这些锻炼做起。     本报记者 钱滢瓅

  评论 07111610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