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27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32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地产人物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楼市资讯
 第B27版:楼市资讯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尊重艺术家 并非他有钱”
—— 昨夜访当代画画家方力钧
林明杰

  ■ 艺术家方力钧 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 方力钧作品中常出现标志性的光头 图TP

  方力钧,他笔下所绘的光头众生相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不断,然而正是在这纷纷扰扰中,这位自称原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盲流画家”,已成为令世界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

  眼光调皮聪慧

  昨晚,方力钧的作品运抵上海美术馆。18日,他在上海的首次个人画展将在此揭幕。本想在美术馆咖啡厅采访他,由于现场环境欠安静,于是步行转移到他下榻的国际饭店。方力钧长得就像他画笔下的人物,但很随和,笑起来具有明星的亲和力,眼睛里闪烁着调皮而聪慧,不像他的画中人那么“另类”和“混沌”。坐在沙发上,他总是尽可能地找到让自己最松弛、最舒服的姿态。

  光头含义暧昧

  话题是从他“穷得要死”的时候说起的。方力钧1963年出生在河北邯郸。“文革”中,父亲不许他外出而闭门在家里学画。特殊的环境养成他的“倔脾气”。中专时,学校规定不许留长发,于是他便和几个挨批评的同学一起把头发剃个精光。这个情结是否孕育了他日后的画风不得而知,而他自己的解释是,光头有点叛逆,但又含义暧昧,和尚光头,犯人也光头。他选择画光头,是因为这样可以模糊个差异性,而突显人的整体象征意义。

  曾是北漂一族

  上世纪80年代末,他从中央美院毕业,于是就“漂”在北京圆明园画家村。“比现在演艺界的‘北漂’还苦,没钱,作品没有出路,还被误会。”为了生存,他画过巨幅户外广告和教学示意图,租过柜台卖衣服……但是,即使在最窘困潦倒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画画。他说,自己有个梦想,中国艺术家可以画出时代性的作品。记者问,你画的题材和风格是否受到了西方买家的影响?方力钧笑道,当时我穷得要死也不出售自己的作品,因为我要让它们一起展示,让人们看到我这个生活在中国特殊时代的艺术家的感受。1992年,在澳大利亚举办的一次当代艺术展览中,我首次出售自己的作品,澳大利亚博物馆收藏了我的3张素描,每张1500美元。

  价格莫掩价值

  如今,当代画红火,而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拍卖会屡屡被拍出数百万元、上千万元的价格。对此,方力钧坦言:“价格是反映艺术品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钱不给我造成麻烦,约束我,画卖得越贵越好!但是,钱又很难不约束我,不给我造成麻烦。所以还是适可而止为好。不要让价格掩盖了艺术的价值所在。社会尊重艺术家, 并非他有钱。”

  艺术多种声音

  方力钧认为,当代艺术不应是一种声音,而是多种声音。如果当代艺术自认是绝对的,唯一的,那就埋葬了自己。如果是多种声音,即使我被边缘化了也高兴。去年,记者曾在拍卖会上偶见方力钧在举牌竞买一枚张大千的闲章,争至60余万元才放弃。方力钧的桌子上放着齐白石全集。他说,有一个比较好的文化传承是一种福气,作为中国人他感到骄傲。  本报记者 林明杰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