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27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32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地产人物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楼市资讯
 第B27版:楼市资讯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45根假项链骗倒9家典当行
“18K白金项链”卖家潘立国今被批准逮捕
郭剑烽 秦俭

  绍波 图

  145根刻有英文单词“ITALY”(意大利)、做工精美、闪闪发亮的“18K白金项链”,几乎不含金的成分,却骗过本市9家典当行,造成典当行损失4.6万余元。今天,犯罪嫌疑人潘立国被静安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批准逮捕。

  以假乱真骗钱

  潘立国现年49岁,曾犯盗窃罪被判刑3年,并因吸毒分别被劳教1年和3年。2003年12月劳教期满后,潘立国无所事事,经常混迹于各典当行。去年6月,通过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从事金银买卖的葛老板。去年11月,潘立国从葛手中以每根120元的价格买了5条假“18K白金项链”。由于这些项链做工十分精细,几可乱真,潘立国就试着拿到典当行典当,结果对方并没有发觉。

  找人分头典当

  今年,白金价格一路上涨,潘立国认为此时典当有利可图。于是3月份开始,他又以每根120元的价格从葛处购买假项链,随后拿到典当行,称这是自己购买的“18K白金项链”,但发票遗失了。典当行用常规方法鉴定,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称重后便以300—500元不等的价格收进。

  在亲自典当了十几根假项链后,潘立国生怕自己去得太多,引起典当行怀疑,便找到亲戚、邻居、朋友,称自己的身份证遗失,请他们帮忙去典当行典当,并以每根50元左右的价格支付费用。

  至今年8月,潘立国共在本市9家典当行行骗,涉案假项链总计145根,每根项链最多典当600元,最少典当200元,共骗得4.6万余元。其中损失最大的一家典当行共陆续收进48根假“18K白金项链”,损失1.4万余元。

  露出马脚落网

  今年8月,本市国盛典当行估价师尤先生发现,有人在两周内接连典当7根同一品牌同一款式的“18K白金项链”。尤先生心生疑惑:普通人就算再喜欢,也不会一下子购买这么多根同样的金项链啊。凭着30年的评估经验,尤先生将其中一根项链送去金店检验。结果令人震惊,这根所谓的“18K白金项链”几乎不含任何金成分。于是,他马上向警方报案。

  10月12日,潘立国被警方抓获。他向检察官供述,自己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也有数家典当行发现疑点,拒绝收货。为此,检察官认为,典当行工作人员除了常规的检验外,也要利用已有的身份证识别器查验客户的身份证,并记录下号码,对于客户所留的通讯方式要当面鉴别确认,最好能让客户出具典当物品的购物发票。此外,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互通信息,定期核查,便于及早发现问题。

  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秦俭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