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城市记忆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上网糊涂始

叶光亚


  古人说“人生识字忧患始”。70多年前,鲁迅先生翻造为“人生识字糊涂始”,告诫人们“把似识非识的字放弃”,“采取有生命的词汇”。今天,我又套用一下,改成“人生上网糊涂始”,是想对时下“网络语言”的状况说点看法。

  一是别字连篇。常常看到网友QQ、博客发帖时,别字接二连三,“层出不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纳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种:譬如打字选项的时候,心里想的是3,可手指却错按了4,“枪击案”就成了“枪击按”;又譬如因为图打字快,在词语表上一串读音相同的词汇中,不考虑自己的语言环境和表述要求,不加辨析,“乱点鸳鸯谱”,“班房”却挑了“板房”;还譬如脑子里想不出要用的词汇,于是任意拼凑,“伶牙俐齿”就写成了“灵牙利齿”……这种别字连篇的“网络语言”,与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字幕上不时出现的错别字,构成了目前的一种“语言奇观”。

  二是符号泛滥。“网络语言”中已有系统的、成套的符号,简便好用,例如表情符号。但有的网友喜欢发明“由我说了算”的符号,有的用数字,有的用字母,有的用动漫,譬如“6偶7”表示“老伙计”之类。这些“自说自话”的“符号语言”、“图画语言”充斥网络,实在令人费解,难以“破译”,岂不有碍交流?

  如果我们恣意使用无序的“网络语言”,习惯成了自然,不但影响正常的语言交流,而且还可能会像当年的燕国少年,邯郸学步不成,反而连原来的走法都不会了。语文水准的滑坡令人忧虑,这岂不是“人生上网糊涂始”了吗?误己且误人啊!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岂可视如儿戏、轻忽对待呢?维护祖国语言的规范性,人人有责。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