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来信来论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19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20版:求职·职场导航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招生·自荐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7版:求职· 留学新政
 第B2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0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1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32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A08版: 文娱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州漆器煮不烂 湘绣雄狮针脚灵
——“世博遗珍”展品背后的故事
朱光

  ■ 暗八仙纹美利华插屏钟
  ■ 嘉定竹雕笔筒
  ■ 乾隆年制北京雕漆熏壶
  ■ 湘绣《雄狮图》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中国曾经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得3000多个奖项;第一个参加世博会的上海人是徐荣村,他凭借“荣记湖丝”在1851年的英国伦敦世博会上获得金奖……周末在三山会馆开幕、由本报文化部参与主办的“世博遗珍——历届世博会中国获奖工艺品汇展”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记者还从中挖掘出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中日漆器“煮”分胜负        

  世博会是世界各国通过商品展示国家软硬实力的舞台,而各国商品的获奖情况最能证明实力。福州脱胎漆器是中国在历届世博会上获奖最多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在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1911年意大利都朗世博会、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192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福州漆器都获得了金奖、优秀奖等奖项。

  在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举行之际,日本也展出了漆器作品,并与福州漆器放置在同一展馆内。由各国专家和商家组成的评委团一时难分伯仲,最后有人提议,将两国的漆器一起放入锅中煮3小时。结果,日本漆器化为泥浆,而福州漆器却完好无损,理所当然地获得了金奖。

  “文化参赞”家传珍品        

  第一届世博会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当时,上海人徐荣村以“荣记湖丝”赢得金奖,可惜丝绸保存不易,获奖展品没有留存至今。不过,当时的纪念章却成为本次展览中年代最久的一件展品。这枚纪念章正面是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夫妇肖像,背面是第一届世博会举办地点——已被焚毁的水晶宫图案。

  收藏这枚纪念章的唐德顺说,他是从朋友的手中以“兼顾友情的方法换来的”。他朋友“爷爷的爷爷”是清政府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文化参赞”。当时,这位“爷爷的爷爷”作为官方代表参观了伦敦世博会。因此得到了这枚纪念章,五代人善加保存,才让我们看到了这枚价值数万元的藏品。

  “雄狮”针法惜已失传        

  在展览现场,有一幅远看如同水墨淡彩的《雄狮图》。凑近了仔细看,才能发现有些针脚的起伏。原来,这是一幅湘绣,曾经在1911年意大利都朗世博会、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获得各类奖项。

  整幅作品以米色、褐色为主基调,有着晕染的“笔法”,全都由拥有数百种针法的湘绣“塑造”。据上海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透露,眼下已不可能再出现这样的作品了。原因既不在于人们猜测的“丝线颜色没那么丰富”,也不在于“绣花厂倒闭了”,而在于数百种针法大都已经失传。 本报记者 朱光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