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法治视察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晚报-东方网大力神”超级高考巡回讲座精彩内容回放
精心织网,到课本里去捕“大鱼”
——有关语文高考第一阶段的复习要略
王祖铮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想在语文高考中取得高分,捕到大鱼,必须赶快精心织网;而织网的材料都在课本中,尤其是高三两册书中。所谓织网就是将散见于各篇课文中的点状知识织成网状知识,并化为实践能力去解决语文的实际问题。我认为语文高考第一阶段的复习必须立足课本,精心织网。

  进入高三以后,有些学生丢开课本,以做高考模拟卷来进行高考复习,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认真踏实地跟随老师研读课本中的讲读篇目,认真自觉地研读自读篇目。在这同时,可将散见于各篇课文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一番梳理和归纳。譬如,将课文里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作品按国别和时间顺序进行列表整理。你可以了解这些作家的代表作和国别、朝代、字、号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你还可以发现高中课文主要选编了哪些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哪些是老师教过或是你自己研读过的;哪些是你素未谋面的,你可利用课余时间抓紧研读,补上这个缺漏。又譬如,你应尽快了解课文中的古诗文哪些是要背诵的,是背全篇还是部分的。你还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弄清这些背诵篇目哪些是三版(新教材、H版、S版)共有的,哪些是各版独有的。整理出来后再检视一下自己在背诵方面还有什么缺漏。因为高考默写是按三版共有篇目、各版独有篇目和课外名句的顺序来命题的,如果你了解了这些情况就可以避免做无用功,提高古诗文背诵复习的效率。顺便说一下,有些学生在背诵复习中只背名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必定会吃亏的。再譬如,你可以将高考命题所涉及的12种修辞方法,即对偶、反复、反语、比喻、排比、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引用、比拟、夸张的定义和作用作一番梳理,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句,体会每一种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们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于文言文中的基础知识,你更是应该立足课本,做一些归纳整理工作。譬如,你可以将散见于初中、高中课文中的常用实词和虚词的义项和用法作一个归纳。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利用《中学生古汉语词典》根据高考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整理。因为这种词典里的词条义项和例句大多选自中学课文,可以省却许多翻阅课文的时间。还譬如,你可以将高考要求的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和倒装句里的四种类型(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集中整理,了解每一种文言句式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至于词类活用,你只要弄清楚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意动、为动等几种用法的表现形式,并注意从课本中收集典型例句,在阅读文言课文时注意辨识,在翻译中正确落实即可。

  你还可以将课文按体裁分类,归纳整理出各种体裁文章的写作基本规范和特色。譬如,同是散文,《荷塘月色》重在体会它描摹静态、动态事物的生动传神,《故都的秋》重在体会它借景传情的效果;同是小说,《荷花淀》重在学习他结构布局的巧妙,《阿Q正传》和《药》重在学习它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同是诗歌,《再别康桥》和《梦游天姥吟留别》重在理解运用意象传情达意的奇妙,《琵琶行》重在欣赏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描摹琴声的奇效。

  赶快拿起你的课本精心织网吧,你一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市西中学 高级教师  王祖铮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