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法治视察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握方向盘脾气就变得很“臭”,好像换了一个人——
开车族 小心“路怒征”找上你

徐轶汝、许明、田红

  田红 图

  平时挺温文尔雅的一个人,怎么一开车就不一样了?!遇到堵车骂骂咧咧,被别人超车就要按喇叭,闪大灯,脾气火爆得不得了。如果开车的你也有类似的“症状”,那么你可能得了一种名为“路怒征”的都市病。心理专家认为,这是一种环境情绪综合征,开车族必须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并做一些自我调节。

  “怒火中烧”差点撞人

  有6年驾龄的田先生说,3年前他从国外回来之后,感到开车很不适应——很多行人乱穿马路,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对于这些影响交通的行为,田先生非常看不惯。他渐渐发现,自己开车时变得牢骚不断。有一次,老远就看到斑马线上有2个人在乱穿马路,田先生“怒火中烧”,竟不管不顾,朝他们开了过去。幸好,在撞到对方之前,田先生突然回过神来,一脚刹车踩了下去。

  长时间开车的人群中,出租车司机也是容易患上“路怒征”的一族人。大众新亚出租车公司的一名司机说,他们开车时,思想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就会感到很累;再加上工作时没人说话,十分孤独,精神压力很大,脾气容易暴躁。一旦碰到有人闯红灯,有车乱变道,火气“腾”一下就冒出来了,要么就是狠拍仪表板,要么就是开“赌气车”,还有些驾驶员实在“憋”得难受,索性向上车的乘客发牢骚。不过,有些司机并不认为自己得病了,公司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为的哥“排忧”,

  “新手”上路自我调节

  刚开车一年的金先生坦言,自己就得过“路怒征”,不过已经“痊愈”了。“开车才3个月时,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霸气十足。”去年年底,金先生驾车在高架上行驶,为了赶时间,他开始“钻空子”。突然,旁边车道的一辆车要变道,他立即一脚刹车。虚惊过后,金先生的暴躁火气上来了,朝着对方猛按了数声喇叭,还频闪大灯:“其实,事后想想,横冲直撞的是自己。”

  “看到自行车和我抢‘跑道’,气就不打一处来!”金先生说,有时碰到比自己还嚣张的司机,他一定要拉下窗户狠狠地瞪对方几眼。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有一次,妻子突然对他说:“我觉得,你开车的心态有问题。”金先生这才开始反思。他在网上查到,自己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控制情绪,每次握住方向盘时就提醒自己不要乱发火,心态也慢慢平和了。

  治愈“路怒征”有两招

  都市人生活压力大,的确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发泄。青竹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刘军表示,“路怒征”也是压力之下的一种情绪反映,不过它是发生在开车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路怒征”一开始是有“诱因”的,比如遇到行人乱穿马路等,但时间久了,就可能变成一种条件反射,一坐上车,或者一想到要开车,情绪就会低落,烦躁易怒。

  患上“路怒征”,可能和开车者的性格有关,也可能是不善于调节压力所致。想要治愈,一要学会“心境切换”,比如在自己手腕上戴一个手环,寓意“不能发火”,一旦遇到开车不顺,看到手环,就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心理暗示,随时提醒。二是不要被暴躁的情绪牵制,千万不能带着愤怒上车,可以冷静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反思一下,也可以向朋友、亲人倾诉。

  本报记者 徐轶汝 实习生 许明

  【相关链接】

  据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解释,“路怒”(road rage)一词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2001年到2003年间,研究人员面对面调查了9282位美国成年人,根据结论推测,患“路怒征”的美国司机达5%到7%,约1600万人。其中公交车、出租车和长途车司机的患病比例更高达30%以上。

  2006年,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国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达到59.8%。其中,长途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私家车主为44.4%。

  评论  07111910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