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法治视察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学校里买的自行车“浑身是病”,而且车位太少停放困难,常常要为“爱驹”失窃担心
校区骑车成大学生烦心事

方钟泽


  本市很多大学都在郊区建造了新校区,占地面积大,校舍间距远。上课、住宿、就餐,自行车成了大学生首选的交通工具。可是,由于大学校区对自行车缺乏有效管理,大学生们多了一桩烦心事。

  校内卖车质量低劣

  读者刘大金来信反映,他儿子考上上海师范大学,在奉贤校区就读。校区很大,没有自行车出行不方便。开学之初他陪儿子报到,看到校区里摆着好几个自行车销售摊,专为新生服务,便花300元买了一辆。当时摊主没开发票,说以后凭收据修理不收费。谁知这辆新车毛病丛生,链条脱落,轮胎爆裂,钢圈变形,只能不断推着车去修理,摊主还不耐烦地说:“300元想买什么好车。”无奈之下,刘先生到市区另外买了一辆送到奉贤校区。

  记者近日前往松江大学园区采访,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的小唐说,开学之初,园区里有不少销售自行车的临时摊位,纷纷打出优惠的招牌,但兜了一圈后失望而归:同样品牌款式的车子,这儿明显要比市区商场超市里卖得贵,也有100多元一辆的便宜货,一看就是杂牌拼装的。很多学生希望校区能开设正规的自行车销售和维修网点,为广大师生提供完善的服务。

  废弃车子占据车位

  尽管自行车占地不大,但量多集中,还是给停放和管理带来很多困难。记者看到不少教学楼和宿舍门前,停放着一排排自行车,多的达上百辆,缺少挡风遮雨的车棚,基本都露天停着。在东华大学,记者遇到一位推着自行车正焦急寻找车位的女生,她抱怨说,教学楼地下车库本来车位就不多,可偏被不少积满灰尘的破旧车子长期占用,也无人及时清理。正逢下课,车库里很快就挤得水泄不通,有男同学甚至将车子扛在肩上,才撤离了车库。

  偷车贼多防不胜防

  比较买车烦停车难而言,最令大学生苦恼的还是自行车频遭偷窃。大三同学小王先后被偷走3辆新车,只得到二手车市场买了辆破车,这才“幸免于难”。

  近年来本市各大学校区纷纷加强治安管理,聘用保安人员昼夜巡逻,但因校区位于远郊,又多为开放式,闲杂人员进出频繁,安全防范有难度,致使自行车失窃案时有发生。如何加强校区自行车管理?希望有关管理部门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生们解除后顾之忧。实习生 周李娜 记者 方钟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