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法治视察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希望我们能分出一点热情,更多关注像萤火虫这样的物种的价值和命运,感受发生在我们近旁的逝去与消亡,不致在“再见白鳍豚”、“再见华南虎”之后,又“再见萤火虫”
假如荧火虫从我们身边消失

宋金波


  近日有专家说,由于森林的减少、河流湖泊的污染、农药化肥及化工产品的过度使用、城市的光害,我国萤火虫数量愈来愈少,甚至面临灭绝。

  今年我还在武汉见过萤火虫。萤火虫,全世界已记录2000多种,我国有76种,居然已“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了么?也许没那么严重,但假如萤火虫真的消失了,会怎样?这取决于如何看待其价值。

  除了“萤囊映雪”的佳话,夜光流萤的诗意,萤火虫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价值,萤火虫的幼虫还可以捕食传播血吸虫病的钉螺。但有一点更重要,萤火虫是重要的指示物种,就是说如果这个种类灭绝了,足以证明生态环境已经十分恶劣。

  我曾参加过一个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国际研讨会,很多国内专家的论文都是关于藏羚羊等大名鼎鼎的物种的,但一个丹麦人,专门研究鼠兔,一种像鼠但实际上更接近于兔、分布极广的小动物,却获得了更多掌声。鼠兔也是高原生态系统中的“指示物种”,几乎支撑了整个生态系统。诸如此类的例子俯拾即是。

  这些物种,与华南虎这样的“明星”相比,可以说是“无声无息”。但物种的名气与重要性并不总成正比。拿华南虎来说,恕我“不敬”,在工业社会,像华南虎这样的大型猫科动物灭绝,并不特别意外。而且,如果不考虑其他意涵,鉴于华南虎作为一个亚种的区系特征并不特出,其生态位完全可以通过引入孟加拉虎或东北虎代替。但如果萤火虫、鼠兔这样的物种灭绝,可能“后果很严重”,甚至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多物种要保护,总有“明星”和“小角色”的区别,关注“明星”,起码可以通过公众关注推进生态保护事业。藏羚羊保护就是一个例子。但从另外一方面看,保护力度过分集中在某些“明星物种”身上,也许是某一物种之幸,却不一定是保护事业之福。希望我们能分出一点热情,更多关注像萤火虫这样的物种的价值和命运,感受发生在我们近旁的逝去与消亡,不致在“再见白鳍豚”、“再见华南虎”之后,又“再见萤火虫”。   长江商报 (宋金波)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