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法治视察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就业导航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绝大部分民企仍“富不过三代”
而不规范正是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朱立毅 屈凌燕


  新华每日电讯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16日晚在杭州的一个演讲中表示,我国85%的民营企业没有摆脱“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而不规范正是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张育军当天在第五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民营企业家沙龙上表示,我国民企存在着公司治理、财务运作和经营活动三方面的不规范,这使得企业规模扩张难以为继、社会舆论负面评价加大。更为可怕的是,这种不规范使得85%的民企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这位专家表示,这些“不规范”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当然是自身的因素,不过更重要的、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民营企业的成长环境。

  张育军在分析民营企业不规范的根源时指出,政策的不确定和不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出于对“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恐惧,采取自我保护的对策。而长期以来,对民营经济的公共政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系统性的“次国民待遇”问题,表现在民企与外企在税收、用地审批、进出口经营权等多方面的不同。此外,法制不健全和融资渠道不畅通也造成了民营企业运作的不规范。据介绍,我国现行调整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仍然是按所有制、投资主体、组织形式、投资区域等原则制定的。 (朱立毅  屈凌燕)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