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让南京田野多了一道不该有的风景 白鹭赖着不走 专家忧心忡忡 南辰 |
原本9月份该南飞越冬的候鸟白鹭,却还在南京江宁区秣陵镇的田间地头翩跹起舞。中国著名鸟类专家、南京林业大学周世锷教授认为,生态环境的变化,已经打破了部分候鸟的生物钟。它们冬季过冬的地点,正在一步步北移。 上百白鹭云集湿地 在秣陵镇一座山脚下,有一片数千平方米的湿地,杂草丛生有一种幽静感。一只只白鹭正成群集队地在水塘中觅食。它们时而在芦苇荡水草中捕捉昆虫鱼儿,时而腾空起飞,时而又飞到附近农田里寻找谷物,一下子将原本荒芜人烟的山脚变得生气勃勃。有人粗略数了一下,聚集在此的白鹭约上百只。 村民黄大勇说,白鹭来这里已好长时间了,以往一到9月底,它们便会飞往南方,可今年到现在还没有走。这些白鹭除以鱼虾、螃蟹为主要食物外,也是果树、蔬菜害虫的天敌,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田间警察”,村民见了十分喜爱。 鸟类专家感到吃惊 “目前南京已进入初冬,仍有白鹭鸟呆在南京就不应该了。”著名鸟类专家、南京林业大学周世锷教授前往秣陵镇查看后,吃惊地说。 周教授分析说,白鹭没有走,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好,鸟的栖息地发生了变化。但他更认为,少数白鹭鸟没有往南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打破了候鸟南迁的生物钟,它们对原本在9月底往南迁徙的时间没有概念了,而是对气温敏感。 周教授介绍,每年清明前后,数十万只候鸟纷纷从东南亚、澳大利亚、南洋群岛、中南半岛往北飞,沿着我国海岸线继续北上,进入华北、东北、华东地区,或经白令海峡飞往阿拉斯加地区。仅南京每年在市政府大院一带和老山森林公园地区,便会聚集数万只白鹭;一到了金秋时节,它们又经过长途跋涉翩翩南迁。有比较珍稀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如黄嘴白鹭、岩鹭、白琵鹭等;世界濒危鸟类,如黑脸琵鹭、小白额雁、花脸鸭、黑嘴鸥、栗鳽、仙八鸫等。鹭科鸟就更多了,像白鹭鸟在9月底就应该如小燕子一样往南飞,可到了初冬时节,它们并没有南飞,而留在南京,这是少见的一种现象。 与全球变暖有关 “在江苏候鸟越来越多了,说明这几年打造绿色江苏有了成效;候鸟本该到时走的,现在却赖着不走,这与暖冬有关。”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徐惠强分析说。 据气象部门统计,南京的冬天,连续偏暖10年。今年自“暖秋”以来,一直偏暖至今。徐惠强表示,气温偏高,冬初冷得迟,冬候鸟就来得晚,夏候鸟走得晚。像今年暖秋,导致冬候鸟推迟半月来,夏候鸟推迟走。而冬末暖得早,冬候鸟就走得早,夏候鸟也来得早了。其实,气候变化导致鸟类异常行为增多,不仅在江苏,全国都是这样。 据了解,气候变暖不仅影响长途迁徙的候鸟,也对部分留鸟产生影响,使它们的生活区域出现北扩现象。过去生活在我国长江淮河以南的八哥、白头翁等,随着气候的变暖,它们的生活区域越来越往北扩展,目前分布区域已经突破山海关。 相关链接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鸟类灭绝 在国际上,气候变化影响鸟类生存已是不争事实。世界自然基金会去年发布的《全球鸟类与气候变化情况》报告显示,气候变化正对鸟类产生清晰确凿且不断增大的影响,全球变暖将导致大量鸟类灭绝的趋势;一些鸟类种群的数量下降近90%;一些候鸟无法正常迁徙。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要想避免鸟类大量灭绝,就必须迅速、大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撰稿 南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