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狠狠的借款人 朱世荣 |
如果向别人借款,借款人总归需要向被借人好好地商量的——这是大家都懂的常理。或许是时代不同了,如今有些人借款时居然恶狠狠地摆出“非借不可”的腔势,让人心情压抑! 王同学与远房表哥约有20年没有往来了,后来在表舅的追悼会上,他与表哥见了一面,并且互留了通讯方式。此后的一个月里,表哥多次来电话商量“调头寸”的事情,一次说是“生意失败,需要几万元车马费到外地催债”;另一次说是“自己失业数年,有点贫困潦倒”;最后一次竟恶狠狠地“威胁”:“如果两天之内不帮我解决实质性困难,我们兄弟之间从此恩断义绝……”王同学无奈地苦笑:“已经几十年不来往了,哪有情义可言?” 李同事的舅妈以“精乖”出名,两家人经济上少有交往。某天半夜,李被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头传来老舅妈急切的声音:“情况不好了!娘舅现在医院抢救,生命垂危,我现在手头没有钱,麻烦马上送点现金过来!”李同事又惊又急:“你儿子、孙子知道吗?现在半夜时分,一下子凑不了多少现金啊!”电话那头老舅妈话音很重:“你们是嫡亲的外甥!救不救娘舅,你们看着办……”又是一个强行借钱的!而且,小辈借给长辈的救命钱,显然是有去无回的!李同事无奈:“现世的老舅妈,比电视里的老舅妈,更加精明10倍!” 笔者在某动画公司做过招聘工作,所以认识公司内部的每一个人员。数日前,突然收到这么一个短信:“我需要借3万元钱。你看什么时间方便,我亲自来取。”是什么人啊?哪有这么强行借钱的?了解之后,方才知道——原来是半年之前离职的一位美工。其实与我没有任何私交,而且他甚至没有留下住址和固定的电话号码。在这种情况下,回复的短信只能是:“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帮助!”但是,这种“自说自话”的借钱方式,“强势”得没有理由啊! 向别人借钱,应当是有前提的。比如,财力、友情、信任,等等。另外,还需要好好说话,与对方商量(甚至乞求)。否则的话,别人凭什么冒着风险把钱出借呀? 如今提倡创建和谐社会,真希望习惯于“恶狠狠借钱”的人士能够免开尊口。以免你也尴尬,我也尴尬,大家尴尬。当然,正常的“调头寸”未尝不可,关键是心态要正、“有话好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