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术后想下厨 ——重阳节送光明活动深入人心 金恒 |
|
在上海见到个百岁老人并不稀奇,但在102岁高龄的时候能顺利接受白内障手术就比较少见了,而手术后效果超好还能做饭烧菜的就罕见了。昨天,当记者拨通浦东金祖慧阿婆家的电话时,老人高兴地说:“我现在眼睛亮亮的,能看见曾孙女手中的钢笔,也能挑出菜心里的草,周末的时候我还想做道菜给全家人尝尝。” 百岁老人“有点烦” 浦东102岁的金阿婆家四代同堂,最大的曾孙女今年刚从复旦大学毕业,一家人其乐融融很开心。不过家人发现,金阿婆的话越来越少,似乎总有心事。原来,由于年龄增大,她的视力越来越差,最近检查发现,右眼只能在50厘米处看见手动,而左眼只有光感,加上双耳失聪,家人都要大声和她说话才能听到,人多的时候好像在吵架。另外阿婆的腿脚也不灵活,很多时候只能坐轮椅,她越来越感到孤独、越来越不开心,甚至会闹脾气。 爱心转让免费手术名额 “2004年我们搬家到浦东的时候,奶奶可以从19楼家中看到楼下河里的船,但后来慢慢就变得模糊了。”知道老人家患白内障后,家人曾经带她到医院检查准备做手术,但医院考虑到她年岁太大,都不敢给她做手术,孙女说:“奶奶在90多岁的时候社区曾经给过一个名额做白内障手术,但觉得年纪实在太大,最后她就把名额让给同小区的一位50多岁男子了。” 30分钟解决超难手术 因为老人年龄超过百岁,白内障已经变黑、厚度超常、眼核较硬、瞳孔较小、角膜内皮数量少,给手术带来了较大困难。 为了保证手术的质量,新视界眼科医院请内科专家等为老人做了联合会诊,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为在手术中让老人能有“安全感”,医院破例让其孙女穿上手术服进入手术室陪护。在手术中,采用心电监护、平衡盐溶液冲眼、植入高质量人工晶体等方法,手术由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褚涛主刀。无影灯下,医生在眼角膜处划了个小切口,将已变坏晶体核取出。接着,医生用针头把残余的组织吸干净,并将透明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半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 手术成功极为罕见 据主刀大夫褚涛介绍,因为老人年龄超过百岁,角膜内皮数量少、晶体浑浊,给手术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102岁的老人的手术获得成功较为罕见。“正常情况下,人的晶体核是无色透明的。患上白内障后,逐渐变白、浑浊,成熟以后,就是黑色的了。”褚主任解释道。 据悉,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每年都要为几十例高龄患者做白内障手术,但大多是90多岁,此次做手术的金阿婆是年龄最大的白内障患者。而此次手术效果好,一是因为老人身体健康乐观,二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她都很配合,手术进行很顺利。 金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