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天天搜楼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楼市资讯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专题
 第B29版:专题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楼市资讯
 第B32版:广告
第B01版: 家庭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文与李敖父女情深

爱 玲

  ■长大后的李文和父亲有诸多相似
  ■ 李文两岁生日时和父亲在一起

    她是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长女,父亲眼中的“女李敖”;她出生于美国,在中美两地长大,深受中西两地文化的熏陶,并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她是英语教授、作家、演讲人、嘉宾主持人、维权家和批评家。自几年前在北京定居后便开始不断投诉,并出版作品——《我和李敖一起骂》《李文说理》。

  A   她是碧潭情丝的结晶

  曾有好友这样问过李敖,“你对与李文的父女情,心中的感觉是什么?”李敖回答:“很少父亲像我这样,给她这么少,但又给她这么多!”这话看似矛盾,但其中很有深情。

  故事得从40多年前说起,一个女孩和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热恋,两年后女孩为了追寻美国梦,离开心爱的人,一场悲剧就此开演。王尚勤就是当年那位抛下李敖结婚许诺,远赴重洋的女子。

  王尚勤是《野鸽子的黄昏》作者王尚义之妹,王尚义早逝,但才气横溢的他曾留下数十万字的手稿,对台湾文坛造成极大影响。在上世纪60年代的台湾大学校园中有一批“才子型”的穷学生,其中王尚义和李敖也因喜爱文学各成为其中之一,两人还成好友。

  王尚义促成李敖认识王尚勤,但他没想到妹妹会和李敖谈起恋爱来,其间他曾力劝妹妹不要陷得太深。王尚义认为,李敖“有勇气,但缺乏责任”。王尚勤不为所动,爱情的魔力使她不顾一切与李敖热恋。

  但李敖和王尚勤同居两年多后便告分手,王赴美留学。王尚勤到美国发现怀孕,李敖原本不赞同生下孩子,但因当地法律不容堕胎,遂生下女儿,就是近年在中国大陆声名大噪的李文。

  对于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王尚勤下了一个注脚:“如果一个人生命的起点是另一个终点的话,李敖与我刚好在不同的起点与终点上擦肩而过。”

  李敖对女儿李文充满父爱,他写给女儿的信,至性至情,充满为父心肠,有寓言故事,有教英文、有教导做人处事等,娓娓道来,极为动人。其中有一封信写的时间正好是李文返台,李敖提到“你年纪愈大,就会慢慢发现,任何地方都有它特殊的好处。在美国有许多在台湾没有的好处,在台湾也有许多在美国没有的好处,所以人要‘随遇而安’,要在任何地方利用它特殊的好处来充实自己”。

  B   从叛逆女儿到教育博士

  李文两岁大的时候,便被母亲送回台湾的外婆家。没过多久,李文便在她那赫赫有名的父亲李敖的策划下,经由八叔配合,将她从外婆家偷了出来,转移到李敖家族中抚养。

  偷是偷出来了,可一手策划偷女行动的父亲却无法陪在女儿身边。从李文出生到12岁,在12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父亲李敖都困顿于软禁或牢狱之中,于是,在几近4400天中,李文跟父亲住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7天。

  尽管如此,李文仍然是李家第一个拿博士学位的人,当年狱中的父亲就是通过写信的方式来教育她的。李文的很多好的习惯都是受父亲的潜移默化影响,比如热爱读书,喜欢搜集资料。

  李文的中文不好,所以每封信都是姥姥念给她听。“爸爸也要求我一定要用中文给他回信。信里大部分是讲一些有趣味的小知识,教给我一些英文单词,有时还会夹上他从书上裁下来的有意思的图画。爸爸很细心,为了确定信都能收到,他每次都会在信的末尾写上,‘小文的信已收到’这样的话,还会叮嘱我要照顾姥姥。”

  在李敖第一次入狱的五年八个月中共写了80封信,平均每个月一封。内容以英文教学的趣事为主,完全配合李文的兴趣。从婴儿到少女,等到再一次与女儿见面,已是李敖1976年出狱之后。但他们的关系却急转直下了。“我那时特别叛逆,一个14年未曾在你生活中出现过的人,突然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再加上他交了一个新的女朋友,这让我无法接受。我天天和爸爸吵架,最后他受不了了,决定送我到美国读书。”

  C   她与父亲一样嫉恶如仇

  从美国归来的女博士李文和其父李敖一样嫉恶如仇,经常为了在大部分人看来不值一哂的问题上追根究底,甚至打起官司。家门口堆杂物、狗与人争电梯、孩子小区踢足球、公共场所穿睡衣、说口头语、内衣外穿……这些在生活中见怪不怪的事情,李文却将其告上法庭。也许是天生遗传了父亲打抱不平的性格,李文来北京几年时间里,为了维护尊严和权益,至少做出上百次的投诉,投诉对象上达名企业、名歌星,下至一般市井小民。她投诉出租车司机,认为他们不应在车内抽烟吐痰、开收音机、撩裤子,车子也不干净;投诉美发店,认为洗头水忽冷忽热,厕所难闻,发型师抽烟,美发师经常变动,洗发盆对脖子不好。

  正是因为对这些小事的“斤斤计较”,在我们这个以包容谦让为美德的国家里,李文便成了一个异类,被很多人指责是一个不“厚道”,“无理取闹”、“无事生非”的“刻薄”女人,维权只是个幌子,其实是通过打官司来炒作自己。

  李文坦言,她试图以己之力来对抗国人的陋习。“社会要进步就一定要虚心接受不同的声音,我李文就是那个不同的声音。我们要做被人瞧得起的中国人,不要再丢中国人的脸。”

  其实刚来北京时,李文却只是希望做英文教育。“他们的考试可以考满分,可是在美国路牌都不知道,所以那时候我抱很大的希望,爸爸也蛮鼓励我来内地做英文教育的事情。”但是到了北京之后,认真的李文对于一些陋习愤怒了,她说:“我们是这么一个大国,我觉得有很多的问题存在,我应该不要做英文教育,赶快教一些品德教育。”

  “当他们知道我是李敖的女儿时,就明白我为什么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了。”李文打了几场官司,惹了那么多人,难免遭人仇视。她住宅的窗玻璃多次被人砸碎,常常收到匿名恐吓电话。最近她又接到一则短信,声称如果她再闹下去就要挖她的双眼。面对死亡威胁,李文写了遗书,买了意外伤害保险。不过,李文说起这些事情,显得毫不恐惧。

  李文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她坚持自己的原则,也开始用一些更加柔和的手法。讲道理,甚至用一些女人的“小可爱”的东西。她说:“其实我是善意的,因为我是爱之深,责之切,所以我就开始变了,就是有点宽容的方式。”李文本身针对的就是事情,而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周围的人也慢慢地接受她的理念。

  D  长大才理解

  父亲的想法

  

  “有原则的投诉是一个人的尊严和权利”,这是当初父亲李敖教育女儿的话,如今也是李文生活中的一条准则。也正因为如此,李敖表达了对女儿在京生活的担忧。他说:我看到网站上说 “李敖千金”到北京居住后,被人唤作“事儿妈”,9个月内投诉近百次,搬家4次。她付出的代价是夜不安枕。我必须说,她要准备付出代价——但,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李敖还专门给李文写信:“不认识我们的人,喜欢看我们的文字;认识我们的人,喜欢听我们讲话。其实我们做人比讲话好,讲话比文章好。光看文章,一定认为我们是个穷凶极恶的家伙。可听到我们的讲话,一定会觉得我们比文章中的形象可爱。等他们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后,会更惊讶地说,‘在那张霸道、刻薄的嘴下,还有这么多情而善良的心。’其实我们是又善良又厉害。别人是恶霸,我们是善霸。”

  来北京的日子里,李文基本每个星期都会跟爸爸联系一次。“因为爸爸年纪也大了,而且那边还有他家人,每次时间不长,有时候通过台湾的媒体转,或者传真给爸爸。”

  “爸爸还有很多生活细节,写书时不能被打扰,而且一写就是一个星期以上,爸爸也不上网,但翻阅大量的书籍资料,一般早睡早起,老人不能动来动去,一般不出什么门。”李文说:“在我眼里,爸爸是大丈夫,真正的男子汉,现在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爸爸真的很优秀。”

  李文也有自己对于爱情的观点,“爱情是可以取代的,但自我是不可以取代的,没有爱情,或者你的爱情不够好,没有成功就是个缺欠,但是失去自我就什么都完了,就像脸上有五个青春痘和没有脸,眼睛是近视,跟是个瞎子是两件不同的事。”

  在李文眼中,男女关系黑白分明,你可以选择让男人喜欢你,但瞧不起你,也可以选择让男人怕你,但是尊重你。她的选择很明确就是后者。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