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天天搜楼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楼市资讯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专题
 第B29版:专题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楼市资讯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空降的“社交焦虑伴有抑郁”

刘伟志


  【个案】

  小美,女,18岁,护理大专毕业,实习的时候在一所疗养院工作,来那里的都是一些中高级老年干部,对于护理有很高的要求,这一下子让小美很紧张,生怕犯错误,让老干部不高兴,于是小心翼翼地度过了几个月的实习期,总算没出什么问题,但是总感觉不自在。从而不喜欢护理专业,转而考取了管理学的专升本,来到了上海。

  这学期一开学,实习期的不自在愈加强烈,不敢主动去跟人打招呼,不愿和老师去说话,最可怕的是高数课,本来高数的基础就不好,现在就更听不懂,一听不懂,慢慢呆在教室里就有窒息感:呼吸短促、不畅,头部感觉缺氧、胀痛,对外界感受力降低,浑身乏力、发软、困倦,周围人说话不能马上感知并理解,说话就感到累,晕……于是自我感觉什么事情都干不了,生活没有什么意思,第二个星期打电话回家,就哭着说不想读书了,没意思。最严重的时候有过过激的行为,为了减轻心灵的痛苦,她用剪刀的尖头对着自己的手背用力一下一下地戳。

  【咨询师分析】

  平常人对于社交焦虑有一个很大的误解,认为只有内向的人或者不喜欢跟人交流的人才会这样,所以小美在实习的那个时候从未想过会有社交焦虑的问题,因为,小美说她其实是一个比较外向的人,在以前的交往中也没有任何的问题。正因为这样延缓了她对问题的认识和咨询治疗,不然不会到如此严重。内向也罢,外向也好,这并不是社交焦虑和抑郁的区分点。

  【咨询师建议】

  1. 躯体症状已经比较明显,建议采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治疗。

  2.社交焦虑不是一种罕见的问题,而且这也不是一种跟学历、知识、地位有关的问题,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自发组织的互助小组,他们可能都有社交焦虑的问题,你到那里就知道博士、硕士,男的、女的都有,相互交流感觉和治疗的进程会有好处。

  3.建议坚持心理作业,每天把不好的时候的感觉和当时的思维记录下来,等到状况好的时候拿出来与之辩论,理性的思维应该如何。

  4.情绪没改变之前,先改变行为:每天多进行快速散步,头抬起来,步子大起来,手摆起来……

  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刘伟志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