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恶臭的闷屁 悠悠 |
“办公室恶习排行榜”,读了令人为之一乐。原来,在美国也有在办公室内传播流言蜚语之辈!而一向给人印象是阳光豁达潇洒自在自信的美国人,居然也怕这一阴招。 办公室里的飞短流长,许多白领身陷困扰,视之为“软刀子”“冷暴力”。 其实,这是上班那点事中的一点“屎”,“耳屎”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 如我这般五十上下年纪的人,大多吃过背后人说人的苦头,上海话叫做“吃轧头”。小到家事琐事,大到政治生活,流言经常如影随形地跟随。依我看,今日的小白领应该庆幸: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好日子。尽管数千年遗传的传布流言蜚语的恶习依旧,但是比起“文革”时代,如今的人言已经不那么可畏,谣言已不足以杀人。 办公室内的流言蜚语未必全是恶意——这是我给现在白领们的宽慰话。邻家小女在家常常唉声叹气,说是又被人向领导报告什么什么了。我帮她分析,打小报告者只是一时业绩下降使出“绊马索”,希望你跑得与她一样慢,这未必给你带来多少凶险。5000米中长跑比赛中不是也有这种损招么?踩你鞋后跟或推你一把,见怪别怪。 办公室内的流言蜚语,有时会来自好朋友,许多小白领为“被背叛”而痛苦。我的建议是:在一起喝过几次小酒,或到有山水处拍过几张合影的朋友,千万别当成了肝胆知己。喜欢显摆或是喜欢让老板知道自己业绩的心态,也许会让你的“朋友”有意无意地打些小报告以抬举自己,这是人性的弱点,可以理解。 传播学研究发现,你不喜欢传递信息给老板,而有人喜欢,这样会形成信息传递的偏颇。或者,你也打小报告加入传播?或者,你泰然处之听之任之?大家都以为混在大多数中便是“有团队精神”。于是,普通的喜欢躲在人群中的人,会找出一个有弱点的人来当众矢之的——只要这个人不是自己。 许多年前,我因为没有船票回家而踯躅在南京下关码头。连夜在窗口排队买票的人挤在一起,难免说些粗话、荤话,还有放屁打嗝的。半夜时,闹烘烘的人群中冒出一个恶臭的闷屁,大家哗然。一直在人群中显得能说会道的“带头大哥”,大声咒骂“放这个臭屁的人要断子绝孙”,还有其他更不堪入耳的下流话。此时,众人个个故作暴笑状附和,唯恐自己被人怀疑是放此屁者。 当时的集体无意识境况,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市井粗人以骂街来抱团和自保,而办公室内的“细人”,则是以流言来将某人“革除”出同类。因此,团队精神不是抱团。与其挤在售票窗口前的那个“团队”中,不如退身而出。也许你会被误以为是放过一个臭屁的人,可习惯孤独、享受孤独也是一种境界。 上班那点事中,被飞短流长击中一下,甚至连杯水风波都算不上,权当挠痒痒吧。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过自己的日子,走自己的路;游自己的山水,看自己的风景。世界很大,乐子真多。 悠悠(学报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