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天天搜楼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楼市资讯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专题
 第B29版:专题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楼市资讯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腿虽不便 心却火热
残疾人常新成全国巡展宣传奥运
俞剑

  ■ 常新成要“走”遍全国宣传奥运   本报记者 彭幼龙 摄

  泰州泰兴43岁的小儿麻痹症患者常新成计划周游全国,举办“奥运专题报纸巡展”,个人投入20万元。常新成的想法很简单:“连我残疾人都可以为北京奥运做点什么,健全人是不是也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呢?” 

  奥运激励 计划宏伟  

  常新成全家被北京奥组委授予“奥运家庭”称号,常新成本人是奥运火炬手。11月1日,他在弟弟陪同下带着精选的近千份报纸,踏上“爱中华、迎圣火——奥运专题报纸全国巡展”的行程。计划跑遍包括拉萨在内的115座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国内城市,明年8月到北京。 

  缘分始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因小时候一场大病落下的后遗症,常新成高中毕业时,入学无门,求职无望,赋闲在家,心情低落。洛杉矶奥运会召开,他捧着借来的收音机听实况转播,“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的拼搏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奥运精神激励我走上成才的道路。”腿脚不便,但路仍在脚下。凭着一股子韧劲,常新成如愿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汉语专科文凭,先后发表 300余篇文章,被有关部门授予“全国自学成才”先进称号。 

  爱好集报 重在参与  

  后来,常新成迷上了集报,家里收藏的报纸数以万计。 

  在上海集报协会帮他在虹许路上找的一家小规模博物馆里,常新成和弟弟一起布置会场。他收集的两千多份中央级媒体和各省市主要媒体的奥运号外、特刊中,最早的报纸是1988年广州日报出版的奥运特刊;最特殊的报纸,是《人民日报》的丝绸、铜版纸和新闻纸的3种号外。

  为了巡展,常新成将近10个月不着家,妻子在泰州市工作,两个女儿只能托老师照料,还要给弟弟补贴。“妻子一开始不支持,现在拗不过我,默许了。”

  一路上,常新成驾驶残疾助力车,弟弟开两轮摩托陪伴,上不了高速公路,他们就选择走夜路,把白天留出来搞展出。后座上是他们的全副家当:报纸、换洗衣服、氧气袋、药品。常新成的车上插着五星红旗,储物箱上标着北京奥运的主题口号:“同一个奥运、同一个梦想”。 

  行驶在路上,常有人主动向常新成竖起大拇指:“不容易,祝你一路顺风!”这样的认可成为激励常新成前进的最大动力:“这都是对奥运精神的关注。” 

  本报记者  俞剑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