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要老去 ——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启示 |
| ||
| ||
|
【主持人】 杜海玲 日本《中文导报》记者、专栏作家 【嘉 宾】 山野美纱子 公原惠美 川村哲 澄田明子 主持人的话 日本已经步入老龄社会。根据最新统计,日本目前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9%。而据预测,2015年,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超过25%。也就是说,那时日本将有1/4的人口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何照顾老人,成为日本社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而中国,这一代独生子女成长以后,如何照顾双方的老人,也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我们请了四位日本人谈谈他们如何安排老人,或许能给读者一些有益的启发。 1、政府提供的老人看护优待制度 山野美纱子 女 54岁 公司职员 父亲80岁 母亲78岁 我是家里的长女,日本有个习惯,父母老了都和长子住在一起,由大儿子和儿媳妇照顾,我家没有长子,所以只好我自己和父母同住。说是照顾,其实,在十几年前,我并没什么要做的,倒是他们帮我带小孩,给我解决了很大的难题。现在,我的小孩已经大了并离开了家,父母也老了,我们家通常就是我和我父母三个人,我已经离婚好几年了。 我的妈妈6年前得了脑溢血,我记得那天凌晨她在厕所叫我,突然就倒下不能动了,送到医院后,还好,没有生命危险,但偏瘫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因此赶紧向市政府的福利科申请了“要看护证明”,经过交上去医生给开的好几张证明,我们得到了一个小本子,证明我妈妈是需要看护的人。这样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市政府会派人来给洗澡、做饭和打扫,当然,这些服务都只是面向我妈妈的。所以来帮忙的看护员如果看到洗衣机里已经有衣服,都会拿出来放在一边,只洗我妈妈的。做饭也是只能做她一个人的份儿。倒不是说人家多无情,我们都知道这是规定。无论如何,市政府有这种看护优待制度,我真的是感激不尽,他们的制度是,只要是用在这个需要看护的人的身上,很多钱都可以报销,说法是叫做“补助”,比如厕所要加一个栏杆以方便我妈妈能拉着站起来。在金钱上,谢天谢地,我感到没有为要照顾偏瘫的妈妈而多花多少钱,但在精神上和精力上,说实话还是感到负担很重。 平时我要上班,看护能来的也就是平时,一周3天,而到了我休息,看护就不能来。因为人家的规定是,在你家没有人能照顾病人老人的情况下,来帮助你们,如果家里有人,怎么也不会派人来的。所以,我感觉平时上班还轻松点儿,一回到家,就是我当看护的时候了。 星期六、星期天,除了短时间地去买菜以外,我都无法出门,也许老人怕眼前没有人,我一走到大门口,她就问,你去哪里啊?所以我很难说为了自己的娱乐、兴趣而出门去。我爸爸生活能够自理,但已经80岁,今后重担总是落在我身上的。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我觉得这就是命运,以前他们照顾了我,现在轮到我照顾他们。周围人说我善良,其实不是的,如果有可能,我真希望我妈妈肯进老人院(因为她有偏瘫,有优先名额可以入住),可是送她去过几次短期的,她都嫌不自由,在那里吃饭、睡觉都有规定时间,她自由惯了。她自由了,我就不自由了。如果要问我的真实想法,我很想妈妈愿意在适当的时候去老人院,算是给我放假。但如果她不愿意,我也可以将照顾老了的父母看作是我的义务而一直去做。我也不想为了自由,硬让她去,结果我自己弄得心里特内疚。以后她去天堂了,我会天天受内疚的折磨,那也太痛苦了。所以,与其说我孝顺,不如说我将它当作义务,怕自己以后心里不安。 【主持人点评】 山野女士的烦恼,其实也是很多子女的心声。很多人在照顾老人的时候,除了亲情,还有一份义务、责任,而义务和责任往往比情感更能约束我们的行为。 2、“二世代住宅”很时髦 公原惠美 女 41岁 家庭主妇 公公76岁 婆婆75岁 我嫁给丈夫的时候,说好了不和他爸爸妈妈同住。他是长子,在日本有一个习俗,就是长子成家后会留在父母家里,照顾父母,但也可以得到比较多的遗产。起码,父母的房子会留给长子。但是,真正有很多遗产的人家有多少呢?大部分人留不下多少钱来,比起媳妇要和公婆同住的辛劳,那遗产根本不算什么了。所以,日本又有一种大家心照不宣的说法,那就是嫁人不能嫁给长子,如果女儿向妈妈汇报交了男朋友,只要说,他是二儿子,妈妈就容易接受了。 这些年日本也都市化了,在农村虽然还基本都是长子和父母住,但像我们住在东京,就自由很多。结婚前就可以说好,小夫妻要搬出去住。所以,我结婚后就和丈夫租了一个公寓,过几年存了点钱,又分期付款买了公寓房。我的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现在上初一和小学五年级了。以前我们总是每年暑假、元旦分别去两人的父母家,在他家住的时间长一点,毕竟我是嫁给人家当媳妇的。 前几年开始,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公公婆婆说想和我们同住,他们可以出钱把家里改造成二层的房子,造成日本很时髦的“二世代住宅(两家住宅)”,有一个正门,另有一个小门,有两个厨房、卫生间,但客厅是连着的,等于我们算单过,内部可以走动,方便彼此照应。他们的理由是,年龄大了,而且,退休金看来也够了,准备把积蓄拿来造房子。 一开始,我很想反对,因为刚开始就说好分开住的,我一个朋友是一结婚就一块儿住,结果天天闹矛盾,彼此都痛苦。最后小夫妻搬出去了事,但这样很伤大家感情。我很怕搬过去以后也闹矛盾。可是,事情好像自然而然就向老人主张的方向发展了。小孩进入中学,教育费开始高了,接下来还有高中、大学,都挺贵的,每个月家里开销都紧紧巴巴。除了教育费,房子的分期付款也是一大笔开支。自然而然,我就对与公婆同住不是那么拒绝了,谈着谈着,感觉大家都能相处,就在去年搬到了一起。我丈夫的姐姐也经常过来看看老人,大概媳妇总是不如女儿亲,我婆婆看到她,话就特别多。这种时候我总是避开,就算要说我什么,我也管不着了。人与人,毕竟是彼此看得开最好。虽然不算十全十美,但这种同住的形式我已经接受了。今后,估计会随着老人身体越来越不好,要经常送他们去医院,所以我今年还考了驾驶执照,准备买个二手车,以后带着老人去医院方便。很多日本的媳妇都是这样过来的,我想我也能行,况且,在经济上我们确实松了一口气,不用考虑房费了。 【主持人点评】 公原女士说得很坦诚,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确实是人生中很沉重的阶段。一方面,与老人同住可以照顾他们,一方面,因为同住而减轻了小家庭的经济负担,这是一种亲情和实惠的协调。 3、老人独居 远距离看护 川村哲 男 45岁 公司技术人员 母亲82岁 我的爸爸已经去世了,妈妈住在长野县乡下,她不习惯到东京来。而我们小孩都在东京上学了,我的工作也在东京,不可能一下子说走就走回长野。每年暑假,大约有一周左右,我们一家三口就去长野老家。这时候我妈妈总是说,她一个人太孤单了。每次说到这个话题,我和我妻子都感到内疚,但一下子也没有办法,我学的是电子尖端技术,回长野很难找工作,而且,我也喜欢在有着好研究室的东京的公司工作。我们大概一直不敢面对这个问题:母亲老了怎么办? 记得回长野的时候,我妈妈总要我们陪着去走亲戚,一路上遇到熟人都得打招呼,乡村好像谁和谁都是熟人。看到人家一家家很热闹,我妈妈都是很羡慕的表情,但她跟人家说话的时候,却反而是说,平时一个人很自在,现在我们回去了她觉得生活很不自由,还得给我们做饭等等。一开始我们很不理解,后来明白了,她那是要面子,不希望邻居们觉得她很孤单很可怜。知道这点以后我心里真的很难受,但一下子又真的没有办法。我也曾经把妈妈接到家里住,我家是公寓,在15楼,我妈妈说好像把她给关进了火柴盒子,她简直受不了这种出门看不到瓜果蔬菜,听不到狗叫的生活。而我妻子虽然表面很客气,听说妈妈要回去时,能看出她心里松了一口气。我想这也是很自然的,也不能怪她,毕竟家里多了一个老人,不方便很多。 出于这些原因,我妈妈现在82岁了,还是一个人生活,因为担心她,我每天都给她打一个电话,有几次她去邻居家了,没找到她,我们总担心出事。好在日本现在有很多新东西,我们给妈妈买了一个新的暖水瓶,它带了一个感应器,每天是否喝过水,我们在手机上能看到。别小看这一点,这一点足以让我们放心很多,知道老人在正常生活。现在还有各种新发明,比如老人是否上过厕所什么的,都能通过电子仪器让远方的子女知道。这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啊!暂时这样还行,以后怎样,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主持人点评】 日本偶尔有独居老人孤独死去的新闻,这样的新闻总是让媒体叹息,让人们议论。人人都怕孤独,尤其是老人,但不得不孤独的时候,日本人选择了依靠现代文明来完成一份牵挂,当然,媒体依然在呼吁,增加地区交流,帮助老人走出门去,与周围的人多些对话和交流。 4、最终还得依靠养老院 澄田明子 女47岁 超市兼职 父亲72岁 经过了近5年的“看护战争”,我终于还是把爸爸送进了养老院。我说是看护战争,因为那几年我简直无法正常生活,无法很好地照顾我的丈夫孩子,还有我的爸爸。每天都超负荷运作,直到我感到我自己都要崩溃了。 我家只有我一个女儿,有点倒插门女婿那样,我丈夫是搬到我们这里来,和我爸妈一起生活的。我们一直都很和睦,两个老人也互相照顾。但我妈妈在6年前病逝了,那之后就剩下我爸爸一个人,常常发呆,自言自语。我们也没觉得怎么,以为他只是太孤独了。后来,发展到他出门就不知道回家的路,好几次被邻居领回来,我整天上班就担心,怕我爸爸又跑出去了。 我心里有些负疚,但如果一直把爸爸放在家里,那最后就是整个家庭都围着他转,等于把我们小家庭的生活也给打碎了。我去市政府的福利机构咨询,我说我希望坚持下去,但实在力不从心。结果福利机构的田中女士对我说,千万不要责备自己,因为天下父母都是希望儿女幸福的,如果他们清醒的意识知道了因为自己的存在而使得儿女不能有正常幸福的生活,他们会很难过的。有些家庭,就是因为尽管力不从心,但出于爱和责任感而依然坚持将老人放在家里照顾,结果,发生了打骂老人、虐待老人的事情。甚至有一个60多岁的儿子杀了80多岁的老母亲,因为他自己也老了,照顾起来非常吃力,神经衰弱之下,竟然杀了亲生妈妈。 听了田中女士的话,我回去就开始着手办手续。我参观了好几家养老院,希望给爸爸找个好点的地方。有些地方设施非常好,但离我家远,我最后选了设施条件中上,但是离我家很近的一家。因为那家养老院院长说的话打动了我,他说,儿女离得近,能够常去看看,也是“看护”的重要环节。 现在我们每周去一次养老院,有时候遇到小孩学校有事就隔周去,我爸爸在那里生活得挺好,24小时有护士在,在花园里跟别的老人说说话,最主要的是不怕他走失、出事了。 【主持人点评】 虐待老人让人不齿,但当一个家庭缺少周围的援助,沉沦在“老老看护(日本新名词,即老人照顾老人)”之中,发生怎样的悲剧,是谁也预测不了的。日本发生过几起60多岁的子女因照顾老人而致心力交瘁之时,杀害80多岁的父母的案件。被害者让人同情,但杀人者的无奈也为日本媒体所关注。因此,日本政府正大力改善和修造养老院,并培养专业的看护人员,以迎接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 本版插图 郑辛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