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校长,想跟您说心里话 王桂梅 |
黎秀芳校长,您虽然离开我们了,但是我还是有许多心里话想跟您说,您能听得见吗? 1983年,我跨进兰州军区军医学校的校门,第一堂课就是您上的,您给我们讲的是《护士的素质》,您由浅而深,由近及远,从爱心谈到形象,从理念谈到理想。那句“人生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不能有理想和信念上的缺憾”,让我们在座的每个学员听得心潮澎湃。我们还得知,您是在与家人分别34年后,第一次到美国探亲,时间为三个月。然而您觉得机会难得,就拿出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时间自费参观了加利福尼亚、休斯敦等地的十多个护士大学和医院,重点了解美国护士教育和医院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这次全面的参观学习,几乎花完了您所有积蓄,但您觉得值,您说不想让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一定要把一流的护理技术学到手、发展好。校长,我真为您感到自豪和骄傲! 我曾经问过您,亲人都在国外,您为什么不留在那里?您笑着说:“怎么不想留呢?那是亲情啊!可是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这片黄土养育了我,我怎能丢得下呢?” 1986年,我毕业后荣幸地被分到兰州军区总医院高干病房工作,那时您在专家组。说实话,我们干部病房的每一个护士都非常怕您,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您对工作的严格是出了名的。还记得那一次吗?您查看护士交班日记簿时,发现个别护士字迹潦草,马上召集所有在班的护士讲评,严厉地对我们说:“记录的目的是对病人治疗后病情发展的跟踪,是为病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也是一个人的形象问题!”从那以后,您要求我们每人每天交一份文字作业,亲自批改点评。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您非常注重我们言谈举止和仪表风貌的培养,要求我们“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您说,南丁格尔精神的精髓是什么?就是“爱心”。我刚进干部病房工作那会,由于对工作对环境都不熟悉,不太爱讲话,不太喜欢和病人交谈,病人就觉得我态度冷淡。您得知这一情况后,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说:“同样的话,如果讲得诚恳、亲切,病人就乐于接受;如果态度冷淡、生硬,病人就会反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常常牢记“微笑”二字。多年来,我们干部病房有个好传统,就是夜班护士晚上给病人送洗脚水,夜里巡视病人包括倒尿壶,晨起打洗脸水等,我们都把他们当做亲人来看待。 1997年9月2日,那是您一生中最神圣的一天。在人民大会堂,江泽民主席亲手把那枚“南丁格尔”奖章挂在您的胸前。后来您跟我讲,那天非常激动。我能理解您当时的心情,因为这在您一生中是多么重要,也是您一生奋斗的结果呀! 今年7月9日,您离开了我们,但您留给我们的是一颗永远对人民的大爱之心。我能成为您众多学生之一,是我的福气,我一定会把您的故事讲给青年护士听,把您的精神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