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碱性电池未能物尽其用 电量显示“假性”放空,发挥余热仍可用两年 秦武平 |
不要轻信耗电“大胃王”数码相机、掌上游戏机、MP3播放器等电器所显示的电池电量用尽信号,而把未能物尽其用的碱性电池扔进垃圾筒。那些提示电量已尽的“红灯”,只不过说明电池已难以胜任高耗电的一线工作岗位,但到一些用电很省的“二线”岗位上发挥余热绰绰有余。最新披露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多数消费者被这种电池“假性”放空信号误导,使九成碱性电池未能物尽其用。 旧电池“换岗”作贡献 国家轻工业电池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专家最近做了一组实验,以市面常见的南孚聚能环碱性电池用于驱动玩具车、数码相机,待电池显示用尽后,再通过标准程序测试其在遥控器等小电器上使用时间。 结果这些废旧的碱性电池在遥控器上所持续使用的时间,是崭新的碳性电池使用时间的2.6倍,也就是说这些被丢弃的旧碱性电池若退居“二线”仍可顶用两年。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碱性电池在功率较大的电子产品使用后,可继续到闹钟、遥控器、门铃等用电器上岗。 巧促“来电”可救急 一些消费者已经注意到,不少闲置多日的旧电池,有时拿到闹钟等小电器上应急上岗,也可顶用几天。难道旧电池空放后,仍可自行来电?这一方面是确实存在可恢复些微电量可能,有些科技人员为此还专门研发出普通电池充电器。关键还是电池中电能没有用尽,所以过一段时间会释放出足够潜能。为了让旧电池用尽电能,一些节约型家庭还想出了巧促来电的新招,如把用完的电池在布上快速磨擦一回使其发热,也有的将旧电池在冰箱里放一段时间等。由于碱性电池电量往往是碳性电池的6至8倍,所以比较容易出现电量“假性”放空现象,因此更要多想法让其一用再用。 用尽电能减少污染 当前,价格最便宜的碳性电池居我国电池消费榜第一位,每年消耗量超过100亿节。但性价比低的碳性电池因含重金属汞而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因此是国际上正逐步淘汰的产品。时下,尽管很多社会团体都在呼吁回收普通电池以避免污染环境,但因回收后的旧电池始终没有出路,搁置一旁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果所有普通电池都能物尽其用,就能减少电池购买量,也减轻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每年被一次性使用的30亿节碱性电池,如能多用几次直到完全用尽电量,可间接保护超过90亿立方米的水体和35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这一环境保护工程并不需要多大投入,只需有心人举手之劳。 本报记者 秦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