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广 告
 第A27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专题
 第B16版:专题
 第B17版:专题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专题
 第B21版:专题
 第B22版:楼市资讯
 第B23版:专题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楼市资讯
 第B28版:专题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先生买手机时,销售商发错了SIM卡。从此他每月收到欠费账单,连续4年已累积5000多元,他——
代人背债上了信用“黑名单”

钱绿明

  插图 孙绍波

  4年来,每个月都收到联通的手机账单,名字虽然是自己的,手机号码却是他人的。欠款数目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还上了信用“黑名单”。日前,李先生赶到本报接待室求助,希望还他“清白”。

  手机号码张冠李戴

  读者李先生告诉记者,2003年4月,他在协亨彭浦店买了一款联通CDMA手机,得到133××××6938的号码。当时签的是为期2年、每月39.6元的套餐合同。一个月后,联通寄来了账单,费用100多元。李先生发现账单金额与实际使用的情况有出入,便仔细研究起来。

  原来,李先生签约的手机号码是133××××6938,而实际使用的是133××××0938,账单上的费用是133××××6938所产生,与他用的号码相差一个数字。他去联通公司要求更改这个差错,可接待人员认为号码“张冠李戴”的责任在销售方,让他与协亨交涉。协亨表示,虽然是营业员工作失误,但无法解决。就这样,李先生在联通与协亨之间来回跑,谁也不肯接这个“烫山芋”。

  欠款数目越滚越大

  问题没有解决,联通每月的账单却照寄不误,欠款数渐由数百元攀升至数千元。2年多过去,除了家里积了一厚叠账单,倒也没遇到什么麻烦。然而去年夏天,联通的法律顾问找上门来“讨债”。李先生把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解释了一遍,法律顾问听后走了。之后,联通虽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但每月账单还是如期而至。

  无故背上信用黑锅

  直到去年年底,李先生才发现自己遇到了大麻烦。他是一家单位的司机,准备买一份意外保险。不料保险公司说,由于他的信用记录比较差,不能买。原来他已上了信用“黑名单”。李先生知道,一旦上了“黑名单”,以后调换单位、买房贷款等很多事都会遇到麻烦。他拆开最新一期今年11月份的账单,发现欠款已达5163.28元。

  接到反映,记者与联通公司上海分公司取得联系。让记者颇感意外的是,客服部工作人员查了有关资料后说,他们没有李先生的投诉资料。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与客户联系,争取妥善处理。

  李先生无故陷入“是非圈”,惹来无尽烦恼。多年来,他没有提出任何补偿要求,只想讨个说法,还个清白,然而这起码的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看来联通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有点问题。好在联通公司现已正式受理这起投诉,希望这件并不复杂的事能早日解决。

  本报记者 钱绿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