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照真伪的风波让我们意识到,由于良知的稀缺,我们的社会似乎已经失去了发现真相的能力,失去了相互信任、相互团结的基础——这是不正常的,也是危险的 虎照事件:没有良知便没有真相 郭松民 |
指望国家林业局能够对华南虎照片真伪最后一锤定音的人,这次又要失望了: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单刀直入的提问,仍然大打太极拳,又是“照片真假无法确定是否存在华南虎活体”,又是“相信当地政府会科学认真地对待公众的质疑”,云云。但虎照究竟是真是伪,他却始终不肯给出一个干脆的答复。 我想,即便是曹清尧给出一个干脆的答复,那又如何呢?虎照真伪的疑云仍然不会散去。道理很简单,国家林业局并不具有充分的权威让人们来信服它,人们仍然会怀疑它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对真相的忠诚来给出结论的。比如,国家林业局如果断言虎照是真,则大家会怀疑它是在包庇下级;如果断言虎照是假,则周正龙和“挺虎派”可能会指责它是迫于舆论的压力。 坦率地说,事情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我对虎照真伪是否真的能够最终水落石出,是有一点悲观了。我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事件可能会成为一个永远都无法真相大白的“罗生门”事件,在各种谎言所织成的迷雾中越陷越深。 当然,真相一定是有的,但真相不会自动浮出水面,真相只有依托良知的扶持,才会露出其庐山真面目。如果一个人,大家都相信他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把说真话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那么也一定会相信他说的是真话。 但恰恰是在良知问题上,我们却最没有信心,无论对当事人周正龙,对官员还是对专家。 既然谁都不具有毋庸置疑的良知,那真相就只好继续沉沦,真相取决于良知,要寻求真相,只有努力去寻求良知。虎照真伪的风波让我们意识到,由于良知的稀缺,我们的社会似乎已经失去了发现真相的能力,失去了相互信任、相互团结的基础——这是不正常的,也是危险的(尤其是当社会出现某种危机的时候)。这实在是一个比虎照真伪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燕赵都市报 (郭松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