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广 告
 第A27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专题
 第B16版:专题
 第B17版:专题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专题
 第B21版:专题
 第B22版:楼市资讯
 第B23版:专题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楼市资讯
 第B28版:专题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1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半数成都市民可承受5000元/平方米以上房价”引发质疑
权威信息发布 为何难以服众

高柱


  工人日报 “我是一个教授级专家,每年工资总收入也才近4万元,要让我一次性花五六十万买一套百余平方米的住房,这明显是承受不起的。”近日,在成都不少媒体公布有关权威机构关于“近半数成都市民可承受5000元/平方米以上房价”的调查信息后,四川社科院一位专家如此坦率地表明了其个人态度。

  成都购房者对房价能承受的心理底线到底是多少?近日,正式对外发布的第30届成都房地产交易会(2007秋季)置业需求绿皮书作了回答:承受价在5000元/平方米以内的购房者比率合计56%;26.23%的购房者能承受5000~6000元/平方米的价格……然而该信息一经当地媒体披露,立即在市民中引起轩然大波。 

  “我们本来就对房价持续上涨心里窝了一肚子气,这下还说‘5000元/平方米以上房价’能承受,这不惹得人更冒火吗?”成都某企业蓝领员工张超说。

  “权威信息发布非儿戏。”四川社科院上述那位专家认为,在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无论是权威机构还是新闻媒体在发布事关民生的敏感信息时,应以是否有利于促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重在讲究一个“真实、可靠、可信”,否则只会产生一个“混淆视听”的副作用。        (高柱)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