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 都 会
 第A08版:目 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奥运专版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广 告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2007年1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谓寺、庙、观、庵?

曹祈东


  自古名山多寺庙,但你知道寺、庙、观、庵的区别吗?

  寺 我国古代三公所居称“府”,九卿所居称“寺”。秦朝,凡宦官任外廷职务的官舍通称为寺,如大理寺、大常寺等。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寺”成为僧人藏经、讲佛的场所。隋炀帝大业中曾将其改称道场,到了唐代又复称寺,直至如今,其中名寺有少林寺、寒山寺、普陀寺、南华寺等。

  庙 我国古代将供祭祖神位的屋舍统称庙,后来,将皇帝的宫殿称之为“庙堂”或“廊庙”。先秦后规定,凡有功于国于民的,死后可入庙,享受人们的祭祀礼拜,如大禹庙、孔庙、关帝庙、岳飞庙、妈祖庙等。

  观 古代宫阙两旁的望楼称观。由于西汉帝王对道教极为推崇,把道教的庙宇称为“观”,所以,自汉以来,“观”一直是道教士宣道之所,如紫阳观、大玄观等。

  庵 在佛教中,凡居住女性僧人(即尼姑)的庙称为“庵”。如冷月庵、西湖庵等。

  寺、庙、观、庵有着本质的区别:寺、庵是外来宗教的宣讲所,供奉的是佛,主持管理事务的是和尚(也称方丈)或尼姑;庙是历代炎黄子孙为纪念国殇、忠孝而供奉的优秀人士,庙里管理香火事务的叫庙祝,而观则是属于道教的,奉祝的是仙,主持道观事务的叫道士。寺庵里的佛,是超然世外的;而庙中的神,则是人的偶像化;在庙中祭祀,则是对功臣先烈的缅怀和纪念。           曹祈东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