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求职 · 培训·招聘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专题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专题
 第B37版:楼市资讯
 第B38版:上海地产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广告
 第B41版:上海地产
 第B42版:上海地产
 第B43版:上海地产
 第B44版:上海地产
 第B45版:上海地产
 第B46版:上海地产
 第B47版:广告
 第B48版:广告
    
2007年12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勾魂的11 元5 角
重庆踩踏事故部分死伤者的生活碎片
田文生


  张立红:遭罪呀!到如今还是一咳嗽胸口就痛

  “前天,我还从耳朵里掏出了血痂。”一提伤心事,51岁的重庆市民张立红愤怒得大口喘气,捂住自己的胸口说,“遭罪呀!到如今还是一咳嗽胸口就痛,真是飞来横祸呀!”

  11月10日一早,张立红像往常一样,与58岁的邻居于玉珍一起在三峡广场闲逛。突然,她发现家乐福超市门口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比10年前开业那天的人还多”,爱看热闹的她小跑过去一探究竟。

  原来,超市一款菜籽油正在特价促销,由51.4元降至39.9元,少了11.5元。

  人越来越多,张立红很快就被困在人海里出不来了,她慌乱起来,拼命想往外挤,却完全是徒劳,反而被前后左右的人“抬”着往前。在队列的最前头,是一排长条桌子,隔开了尚未打开的店门。

  头发全白的于玉珍随后赶来,这时,超市开门了,人流躁动起来,她很快听到超市里传来响亮的哭声,还有人高声喊着救命,显然,里边已乱成一锅粥。保安拽住人背后的衣服拼命拉,好不容易搞出了一条路,很快,一个个不断呻吟的伤者被抬了出来,摆放在地上。

  于玉珍看到了张立红,鞋丢了一只,耳朵出血,身上还有脚印,疼痛和恐惧让她把自己舌头都咬黑了,“我喊她的名字她都不晓得,把我吓掉了魂。”

  救护车和警车呼啸而来,张立红很快送往肿瘤医院。41岁的许华生是她同病房里的受伤者,他醒来后得知,同去抢购的妻子在踩踏事件中死去。

  经营“许老四快餐”的许华生已经得到了赔偿,他以“太忙”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而另一位在事故中丧生的52岁的孙茁,她的家人同样冷对记者的采访,“找我的记者太多了,我不想说”。

  家乐福的这次踩踏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有人声称,死伤者家庭都被明确要求不得接受媒体采访,甚至还有第三者担保。“他们要是说了,还会连累别人也遭殃。”

  张立红是记者多日寻访中唯一愿意开口的人,她的家人说,跟家乐福东说西说才得到了7300元赔偿,他们认为,是“家乐福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才导致了惨剧”。

  蔡仪明:碰上萝卜降价,一次买了20多斤

  去年四季度以来,粮价上涨引发了消费市场肉、禽、蛋等主副食品价格全面上涨,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今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创下近年来的新高,涨幅达7.3%,猪肉、禽、鲜蛋价格也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55%、30%和29.9%。权威信息显示,重庆粮油价格同比大幅上涨,色拉油涨了58.9%,菜油涨了57.94%……

  报纸上这些干巴巴的数据,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不少重庆市民的餐桌。在这个老工业基地,不少工人承受了改革的成本。下了岗,可支配的收入少得可怜,又没有足够技能谋得新的工作,面对疯狂上涨的食品价格,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节衣缩食,进一步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焦灼地祈祷自己和家人千万不要生病。

  生活必需品的每次涨价,都会牵扯到他们的神经,他们精打细算,以让生活尽可能少些波折地延展下去。不难想象,那些天不亮就出发去家乐福的人,降价11.5元的菜籽油会让他们的脚步变得何等轻快。失控的汹涌人群甚至踩着65岁的蔡仪明的身子,扑向货架上的菜籽油。

  蔡仪明不幸成为事故中的另一名死者,如今,只留给令亲友唏嘘不已的回忆:他打过仗,转业后做了工人,10年前退休,有一次碰上家乐福萝卜降价,便一次买了20多斤背了回去—他总是步行1个多小时到超市,这可以节省1元的公交车费,回家时也一样。

  “涨价”:位列重庆年度流行语第一名 

  仍然有被踩断肋骨的伤者在接受治疗,悲剧让山城的这个寒冬寒意更甚。重庆的一份最新出炉的调查显示,山城2007年流行语评选中,93.4%的人选择了“涨价”,排名第一。

  对于那些最困难的群众而言,他们也看到了希望,政府正向他们施以援手。据报道,在12月13日召开的重庆市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重庆已建成7500吨散装食用油储备,还将继续加大储备力度;同时要求重庆国有油脂企业在春节前不能随意涨价;该市各大超市也开始了粮油的双节供应储备,预计元旦、春节市场粮油供应充足,价格波动不大。

  中国青年报(田文生)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