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观无界 王舒 |
|
□文案 王舒 倪建达:08鱼跃 倪建达看上去比年初时略消瘦一些。2007年箭步飞跃上实控股的广阔平台,激情少帅虽渐近中年,壮心不已, “看上去瘦了,其实是胖了。”这位上海城开集团总经理虽自我调侃,神采仍飞扬。胖了的不止他的体型,还有他苦心经营的上海城开集团——无论是资产规模或是资本平台,在上实控股入主之后的上海城开,已隐约显现大鳄雏形。 重组风云 2007年对于上海城开而言意义重大。 这一年的畅销书《货币战争》因缘际会成为倪建达的最爱读物。300年间世界的重大变故背后都少不了国际资本推手,一直在金融工具中寻求突破的倪建达,终在书外有所斩获。 耗时一年,上实控股两步递进完成上海城开59%股权收购,资本平台和地产平台无缝对接,双方皆大欢喜。 倪建达坦言,上海城开有不可避免的国企烙印。上实控股改变了上海城开的企业属性,带来强势政府背景之余,更集聚了优秀的管理团队和资源。 资本能量,这一经济万物的动力在这桩重组案中空前凸显。 一年之内,江苏、浙江、重庆、辽宁……上海城开开疆拓土的幅度达上海城开史上高峰。与此同时,在上海,万源城项目首批房源顺利交付后,升级版产品进入筹备阶段。内环线内最大综合体项目徐家汇中心也正实质性启动。 资源、团队、薪酬全线激活,重组后的上海城开上下欣欣向荣。 而上实控股也因获得上海城开这一优质地产平台而收益颇丰。重组消息公布前后,股价从15元一路涨到48元。 狂飙扩张 周一在无锡、周三飞沈阳、周六去重庆……倪建达的时间表随着上海城开“沿江、沿海拓展”的策略推进,排期几近饱和。 2008年上海城开高度关注外地机会,沿江沿海,T字型布局完成。 短期内迅速扩张,更多输出,在国内做大品牌影响力。这是上海城开已经明确的重组之后的第一步。倪建达亦表示,从绝对投资额而言,2008年会是上海城开在全国发展最快的时期。 整合只是第一步,对外扩张、对内调整。倪建达也不讳言:“不排除上海城开将出现在土地招拍挂现场,适度进入本土市场。”但关注业内重组,收购中小型发展商或许对上海城开而言是更为有效的模式,他这样认为。 上海的徐家汇中心项目可能将重组后的上海城开推向国际舆论关注的舞台。在上海内环线以内的城市副中心,占地13.2公顷,总投资额达250亿元左右的都会综合体,上海城开能否顺利操持? “以前做过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能做什么。”面对质疑,倪建达一贯胸有成竹,同时,他握紧拳头,把多年来陆续合作过的国际伙伴,聚合成一支超一流的团队。 天马依旧 资产规模已达百亿的上海城开,在更高的平台上将走向多远?倪建达不说答案。 曾有人建议倪学习顺驰的激进、绿城的精品制造和万科的住宅产业化,而上海城开却从不树立标杆。也有一种猜测说,或者有朝一日,上海城开自己就成为标杆。 在上实控股这个严谨庞大的政府背景的海外上实公司入主之后,上海城开是否也将成为面目严肃、谨言慎行的影子?倪建达痛痛快快的说:“不会!” “我不会逾越法律规定,但该说什么还是要说。企业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让大家了解得越多,信心就越大。”倪建达可能是上海发展商中最由内而外的率性者。当然,国企生涯二十年,他的率性亦有圆通的弹性约束。 中国企业背景、运营模式和消费文化决定了中国有别于外国企业,所以,倪的道理是:与其在条条框框下学习某种遥远榜样,不如自己成为榜样。 “我是个崇尚自由的人,哪天感觉不自由了,我就另找一片自由的天空。”你很难相信这话是从四十多岁的国有背景企业的掌门人口中说成,然而这却是真的。他按照自己的梦想构筑企业王国,同时也给予伙伴们驰骋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