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医保试行办法公布一周,相关工作进展如何?市领导昨走访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外来媳感慨:成了真正的上海人 潘高峰 |
《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公布已近一周。全市各区医保中心、各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医保服务点的准备工作进行得怎么样?市民前来咨询和参保的情况如何?昨天下午,市领导分别走访了宝山区友谊街道和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现场了解居民医保推进情况。 支内老人 “娘家”让我很温暖 一走进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首先看到进门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全文。公告栏里,贴着一份详尽的说明,里面各类参保人员办理居民医保所需的证件、材料和审核要求一一分类列表,方便市民查询。 支内回沪的余飞老妈妈拿着填好的登记表激动地告诉记者,她和老伴都是湖北省武汉钢铁设计院的职工,今年65岁的她退休回到上海后,按照当地的办法,每年门诊看病只有200元补助。去年老伴患了胰腺癌,光动手术就花了30多万,武汉当地只给报销了19万元。余妈妈自己身体也不好,前不久光去医院挂吊针就用去1000多元,一年200元的门诊报销费用真的是杯水车薪。 “现在好了,有了居民医保,门诊能报销一半,住院更能报销60%。真的要感谢上海市政府为我们这些‘边缘人’想得周到,还是回到‘娘家’好啊!”老太太说着,就抹起了眼泪。 外来媳妇 提前享受医保待遇 在彭浦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外来媳妇前来办医保的特别多。外来媳陶安莲昨天是前来咨询有关政策的,弄清了自己可以参保和所需准备的材料,小陶十分高兴,她用上海话告诉记者,自己来上海已经10年,按照规定,要15年才能办上海户口,所以这些年来一直享受不到医保待遇。“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孩子都已8岁了,今天我真的感到自己是一个上海人了。” 医保局长 咨询电话几近打爆 市医保局局长周海洋在现场告诉记者,《试行办法》发布后,市医保局的咨询电话被打爆,最多的一天接了1.9万个电话,工作人员的嗓子都哑了。“看到老百姓对医保办法如此衷心欢迎和感谢,我们真的感到这件事情办好了。” 本报记者 潘高峰 评论 0712271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