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历尽波折建成“大隧道” 主干道“埋”地下市容大改观 砸148亿美元减16.7分钟车程 胡晓白 |
|
美国最复杂、花费最多的公路工程“大隧道”将在波士顿竣工, 当地交通将更便捷,市容也将大大改观。但经历过隧道漏水、交通堵塞、水泥板坍塌等问题,以及工程造价从26亿美元到148亿美元的飙升,波士顿人可能无法用香槟迎接12月31日的竣工日。 高架失败转向地下 “大隧道”全称“主干道/第三期海港隧道工程”,最早源于市政府一次失败的交通建设计划。20世纪50年代末,波士顿市计划修建一条贯穿城区的新型高架主干道,以缩短港口到市中心的路程。 但这条高架公路1959年建成后,因为影响到很多市区建筑的采光,引起市民不满。 萨尔武奇告诉美联社记者,他从小就渴望拆除高架主干道。萨尔武奇在“大隧道”筹划阶段任马萨诸塞州交通部秘书。他说:“这本来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是有一道丑陋的伤疤穿过它。” 在吸取高架公路的失败教训后,萨尔武奇和同事提出一个大胆设想:把主干道“埋”到地下去。于是,“大隧道”系列工程于1991年开工,工人们一方面把原有的高架公路降低高度,一方面在其正下方挖一条更宽敞和结实的隧道。 施工过程灾难不断 “大隧道”工程涵盖地下公路、桥梁、斜坡及波士顿港地下隧道。因为施工计划必须保护波士顿殖民地时期狭窄、脆弱的古老街道,且施工在城市日常运转的时段进行,有人将其喻为“在清醒的病人身上动开腔心脏手术”。 这一场手术可谓险象环生。4名工人在施工期间丧生;2000年,前任主管克拉西奥特斯因隐瞒14亿美元工程超支下台;2004年,波士顿市中心一段隧道墙体发生渗漏,调查发现是施工中忘记清理的碎砖石混入水泥所致。2006年7月,通往洛根国际机场一段隧道顶部的水泥板坍塌,砸死路过汽车中一名39岁女乘客。经过漫长民事和刑事官司,直到今年12月24日,死者家属才宣布与工程承包商和解,承包商赔偿600万美元。 因为工程不断延期,有市民甚至怀疑能否在有生之年见证工程竣工。 19.5分钟缩至2.8分钟 在超过预定工期5年后,“大隧道”将于今年年底竣工。 “大隧道”的建成对波士顿居民意味着希望。位于老高架公路下的昏暗停车场已经被公园取代,被高架遮住光线的建筑也得以重见天日。 主持施工的市长梅尼诺说,近半个世纪来,波士顿市民终于可以第一次轻松地从市政厅走到港口,而不用在高架公路下徘徊。 “我1993年入主市政府后,人们就说你的城市不可能挺过去,”他说,“专家们可怕的预言没有实现。” 司机们也对“大隧道”充满期待。有调查称,隧道建成后,穿越波士顿城的平均时间将从19.5分钟缩短到2.8分钟。 “以前路上的车一辆连着一辆,但现在大家开得很顺畅,”开了7年出租车的艾哈迈德在体验过“大隧道”后说,“有时候还是会堵,但比从前好多了”。 胡晓白 (新华社供本报稿) 评论 07122711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