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上海地产
 第A27版: 广 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生活之友 ·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 · 上海味道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7版:广告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广告
 第B42版:广告
 第B43版:广告
 第B44版:广告
 第B45版:上海地产
 第B46版:上海地产
 第B47版:上海地产
 第B48版:上海地产
 第B49版:上海地产
 第B50版:上海地产
 第B51版:上海地产
 第B52版:上海地产
 第B53版:上海地产
 第B54版:上海地产
 第B55版:上海地产
 第B56版:上海地产
 第B57版:上海地产
 第B58版:广告
 第B59版:上海地产
 第B60版:上海地产
 第B61版:上海地产
 第B62版:广告
 第B63版:上海地产
 第B64版:上海地产
 第B65版:上海地产
 第B66版:上海地产
 第B67版:上海地产
 第B68版:楼市资讯
 第B69版:上海地产
 第B70版:上海地产
 第B71版:上海地产
 第B72版:上海地产
 第B73版:上海地产
 第B74版:上海地产
 第B75版:上海地产
 第B76版:楼市资讯
 第B77版:上海地产
 第B78版: 广 告
 第B79版:广告
 第B80版:广告
    
2007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贺岁电影谁主沉浮?
元旦3天票房决定最终赢家
张艺

  ■《投名状》《集结号》正面交锋

  贺岁档影片大战如火如荼。《投名状》首周末票房冲破9000万元、《集结号》首周末7000万元票房,冠军宝座的最终归属扑朔迷离,多家影院和院线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示,元旦3天假期的票房将决定《投名状》和《集结号》谁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截至记者发稿,《投》片内地票房已经接近1.6亿元,加上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累计总票房直逼2个亿。《集结号》同样势头强劲,创下日均票房过1500万元的成绩。

  上海联和院线一位负责人认为《集结号》首周7000万的票房属“正常表现”,但影片的最终票房很难预测,要到元旦假期之后才能看出端倪。他说,今年的贺岁档在20日之前是《投名状》“一枝独秀”,《集结号》一上就成了“双箭齐发”,《大电影2》上映就是“三足鼎立”,《蓝莓之夜》再上就是“四国大战”。

  北京新影联院线新闻发言人高军预测,两部影片都有实力突破2亿元,至于到底谁能过2亿元,要看元旦之后。高军同时指出,两部影片的先后上映并没有产生很大冲突,真正受影响的是夹在其中的中小影片。

  本报记者 张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