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上海地产
 第A27版: 广 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生活之友 ·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 · 上海味道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7版:广告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广告
 第B42版:广告
 第B43版:广告
 第B44版:广告
 第B45版:上海地产
 第B46版:上海地产
 第B47版:上海地产
 第B48版:上海地产
 第B49版:上海地产
 第B50版:上海地产
 第B51版:上海地产
 第B52版:上海地产
 第B53版:上海地产
 第B54版:上海地产
 第B55版:上海地产
 第B56版:上海地产
 第B57版:上海地产
 第B58版:广告
 第B59版:上海地产
 第B60版:上海地产
 第B61版:上海地产
 第B62版:广告
 第B63版:上海地产
 第B64版:上海地产
 第B65版:上海地产
 第B66版:上海地产
 第B67版:上海地产
 第B68版:楼市资讯
 第B69版:上海地产
 第B70版:上海地产
 第B71版:上海地产
 第B72版:上海地产
 第B73版:上海地产
 第B74版:上海地产
 第B75版:上海地产
 第B76版:楼市资讯
 第B77版:上海地产
 第B78版: 广 告
 第B79版:广告
 第B80版:广告
第A32版: 上海人家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杂技,两代人都曾推迟婚期

胡晓芒 曹刚

  在戴珺吴珊珊新房的客厅里,老爸拿着洗菜盆为儿子、准儿媳露了一手
  ▲ 戴珺与吴珊珊就要结婚了。他俩乐呵呵地布置新房
  ▲ 王凤娥也是杂技高手,说杂技说得兴起,准婆婆也露了一下自己拿手的活
  戴珺在“时空之旅”中表演“晃板踢碗”
  ▲ 因为演出,戴珺与吴珊珊聚少离多,他总会买些小礼物哄她开心

  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曹刚 文   

  戴珺,37岁,出身杂技世家,这两年在“ERA——时空之旅”里连轴转表演“晃板踢碗”;吴珊珊,28岁,旅行社职员。他下午上班深夜归家,她的工作时间是朝九晚五。

  他睡得正香时,她已起床,出门前留给爱人轻轻一吻;她下班回家,迎候她的总是空荡荡的房间。

  踩晃板的腿,逛不了马路

  一个人的约会,吴珊珊早已习惯。

  拉爱人逛街,她从不敢想,最近装修新房,总算“得逞”了一回。但逛了不到一个小时,戴珺叫苦不迭,走不动了。

  同样一双腿,在摇晃的木板上,坚持近30年,稳稳当当。走下舞台,伤病缠身的他难熬痛楚。

  要爱人接自己下班,更是遥不可及的奢望。“他不接我没关系,我去接他。”她记不清已看过多少场“时空之旅”,每次走进马戏城,她都选在晚上8时以后,那会儿戴珺的节目已经演完。

  “他的表演,我看过一次,再不敢看第二次。”她受不了这份刺激——心爱的人在晃板上摇摆,单腿站立,一次次把碗踢向高空,从1只加到4只,稳稳落在头顶,发出轻响;但这声声轻响一次次剧烈震颤着她的心。

  “小姐妹同情我,埋怨戴珺不陪我。”吴珊珊语气平和地说,“后来,她们去看他演出,都被感动了,回来劝我,‘他太不容易了,你原谅他吧’。”

  恋爱纪念日,半夜吃火锅

  2001年11月,两人相识。2002年的最后一天,吴珊珊从原单位辞职,茫然失落之时,拨通了戴珺的电话。两个互有好感的年轻人第一次牵手。

  12月31日,从此成了他们的恋爱纪念日。“到这一天,总要安排节目庆祝一下。”吴珊珊看着戴珺,四目相接,爱意绵绵。他们的“节目”,简单得有些单调。庆祝只能从深夜开始,大多数餐厅已打烊,“只有小火锅店还开着,只好去那里吃羊肉。”

  再过几天,是他们相恋5周年的日子。“今年我们想创新,不去火锅店了,在家里庆祝,点几根蜡烛、喝两杯红酒,也浪漫一回。”    

  父子同盼,家门绝学代代传

  2005年9月,“时空之旅”首演,戴珺开始连轴转的生活。一年演出400场,只有除夕休息一天。他没有替补,轻伤不下火线。为表演万无一失,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从凌晨一两点到下午两三点,他每天睡12小时以上。

  “秀一个上海给世界看”的口号迅速叫响申城,戴珺和吴珊珊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婚期却一拖再拖。

  巧合的是,戴珺的父母也曾为了杂技拖延过婚期。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戴书成在上海“大世界”成名,到哈尔滨发展,初识东北姑娘王凤娥,同练双人走钢丝。

  两人分立钢丝两头,相对而行,相遇,握手,错身,眨眼间交换方位。那轻轻一握,再没分开。1963年11月,他们喜结连理。婚期原定4月,连婚房都布置好了,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他们去沈阳汇报演出,于是只能延期。

  戴珺6岁起练功,在晃板上长大。这条路,起初是父母帮他选的,后来他自己迷上了。“我们俩都没啥文化,就喜欢杂技,戴珺他爷爷和几个叔叔都练杂技,我们希望戴家的技术别在孩子这里断了。”王凤娥保留着纯正的北方口音。

  不久的将来,二老会迎来第三代,他们笑说,不强求孙子练杂技,都听儿子儿媳的。“只要小孩是这块料,我愿意培养他。”戴珺说完,看了一眼吴珊珊。她笑着点点头,随后转身背对戴珺,用力地摇了摇头。她悄悄告诉记者:“小孩业余学杂技还行,能练练形体。但我坚决不同意他干这行,太辛苦了。”    

  喜事将近,筹备婚礼一人挑

  今年9月,戴珺居然得空陪吴珊珊拍了一套婚纱照——因为设备维修,他破天荒地有了10天假期。

  于是,如今吴珊珊独守空房时,多了一个寄托——翻翻相册,想念他的笑脸,幸福地发呆。不能发呆太久,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她。订酒店、礼服、婚庆布置、婚礼跟拍……老规矩,都得靠她一个人。

  新房布置得差不多了,婚期将近,定在明年春天。采访当天,吴珊珊买回几张喜字,戴珺起床帮着一起贴。她莞尔一笑,说:“你再睡一会儿吧,晚上还要演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