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有两手准备 花眼 |
花眼 (财务) 第一次听到“5美分论断”这个名词时,我禁不住拍案叫绝:“简直太准了,我的无意识行为,终于找到了科学依据!” 在去年和前年股市涨停板遍地皆是的时候,泡沫一般疯涨的“账户内股票市值”,刺激着我买了不少原本根本不会考虑的奢侈品:不仅首开洋荤,尝到了90元/500克的美国樱桃、130元一块的神户牛排;去一趟宝姿特卖会,也要本着“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精神,甩出1400元,买下一件并不是特别喜欢的外套。面对闺密的质疑,我大大咧咧一乐:“反正,1400元也就是一个涨停板。” 可是,现在,我潇洒不起来了。因为股票市值每天都在缩水、缩水、缩水。最难以启齿的败笔是,我居然在中石油上市第一天买进了这只害人的股票!惭愧啊。 老实说,我的心态尚算不错,已经到了“手中有股,心中无股”的境界,上班的时候不会为股市的动荡分神。同事们谈起股票捶胸顿足的时候,我也毫无反应。 也许,你会认为我是亏得太多以至于麻木了。其实,我是因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与很多人倾囊而出甚至倾家荡产抵押炒股不同,我从来不把全部身家投入股市。除了少量的活期存款,我一直把主要资产分成两部分,房市股市各占一笔。 不是有句话说:“房市股市跷跷板吗?”这几年来当真是如此。自住房还清贷款后,我在两年前贷款购买了一套一房一厅的二手公寓,现已升值40%,而且,靠着以租养房,每月仅需额外支付几百元贷款即可,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约等于零。 近两年,我把节省下的工资投入股市,盈利超过50%; 去年秋季,股市由盛转衰之初,我果断清仓,再把自住房抵押贷款了几十万元,两笔钱加在一起,又凑足首付,买下一套二手房,除去房租收入和公积金,每月仅需还贷1000余元。 现在我已拥有3套房产,放在股市里的仅是近几个月来的工资盈余,“毛毛雨”啦。不急等着用钱,我看着涨涨跌跌,就好像是在做数字游戏,没什么肉痛的感觉。毕竟,大头已经赚到了,奢望做常胜将军,赚尽世上所有的钱,也是不现实的。 可是,我身边也有人把家底都放在股市里,这边股票跌,那边CPI涨,只好节衣缩食,用嘴里省下的钱抗衡股市不断消弭的泡沫,只可惜追不上跌停板的脚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