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 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新都会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上海地产
 第A27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 · 环保
 第A36版:新民环球 · 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38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 · 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 · 男士部落
 第B12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电
 第B24版:e生活
 第B25版:中考金刊
 第B26版:中考金刊
 第B27版:中考金刊
 第B28版:中考金刊
 第B29版:中考金刊
 第B30版:中考金刊
 第B31版:中考金刊
 第B32版:中考金刊
 第B33版:中考金刊
 第B34版:中考金刊
 第B35版:中考金刊
 第B36版:中考金刊
 第B37版:中考金刊
 第B38版:中考金刊
 第B39版:中考金刊
 第B40版:中考金刊
2008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今天凌晨跟踪土方车“滴撒漏”
土方车一路“拆烂污”环卫工不停“揩屁股”

金恒 、许明 、王爱东

  ■ 中兴路成了烂泥路 本报记者 金恒 摄

  近日读者来电反映,许多土方车半夜里狂奔呼啸而过,一路“滴撒漏”,泥土甚至是碎石给城市道路留下斑斑“污点”,也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今晨2时许,记者在中兴路、交通路一路跟踪守候一个多小时,见证一幕幕土方车肆意“挥洒”的场面。

  污泥溅起车不净

  2时许,记者驱车沿共和新路刚转入中兴路,就好像驶入了一片“沼泽地”。车子一路向西,车底部不断传出轮胎与淤泥的摩擦声;湿漉漉的路面上,几乎每隔三五米就有一个小“泥丘”,淤泥上留下一道道车辙。

  在中兴路孔家木桥路口,记者遇到了一群在此候客的出租车司机,“天天晚上都是这样,老问题了!”司机张师傅愤愤不平,“你看,下午刚洗的车,来这里转一圈就成这样了。”记者看到,张师傅的车身两侧全是溅起的污泥,4个车轮附上了一层灰土,与红色的车前盖形成强烈的对比。

  此时已是夜深人静,但附近 火车站北广场外依然不断有行人走过。他们踮起脚尖慢慢踱步,生怕不小心淤泥溅到身上。

  满载泥土撒不停

  午夜时分是土方车来往的高峰时段,转眼之间,一连3辆满载的土方车从记者身边高速驶过,沿中兴路一路向西而去。

  记者赶紧驱车跟上前面一辆车牌为沪B13838的土方车。那车速度飞快,一路开一路颠,泥土从车厢后盖的下侧“簌簌落落”往下掉。记者从中兴路恒丰路跟到了真南路祁连山路附近,长达数公里的路上,泥土撒落一地。一路上,还有不少土方车从后飞驰而上,牌照为沪B13756的土方车同样是一路滴洒。不少土方车甚至遇红灯也不停,一路疾驰而去。

  高压冲洗来不及

  土方车“洒(撒)欢”,环卫车“冲(匆)忙”。短短半个小时,记者就看到高压冲洗车在中兴路上开了两个来回。土方车滴漏不停,他们冲洗也不得停歇,烂泥被冲到了路边,到了第二天白天可能又变成扬尘满天飞。

  2时许,一辆高压冲洗车沿着中兴路向西缓慢行驶,沿途冲洗地面淤泥,行至中兴路恒丰路口,车子又折返回去。凌晨2时30分许,洒水车又再次出动,仍旧在上述路段内冲洗路面淤泥。虽然每半小时一次的频率不算低,但还是来不急给土方车“擦屁股”,刚冲干净的地面,又被一辆辆疾驰过来的土方车弄得泥泞不堪。

  在真南路交通路口,两名环卫工人已开始清扫路面。看到马路上的泥土,他们摇头叹息,“这些烂泥我们是没办法清扫的,要用水冲。”一个环卫女工说道:“照理说谁抛谁负责,但那些车一下子就开过去了,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土方车“滴洒漏”破坏环境毋庸置疑,更为严重的是,路面上的泥土影响交通安全。因为道路泥泞湿滑引发的事故并不少见,本报3月17日报道卢浦大桥济阳路出口《深夜同地3车祸1翻1撞7追尾》,原因就是土方车一路掉泥浆。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谁来管管这些土方车呢?

  本报记者 金恒 实习生 许明

  特约通讯员 王爱东

  评论 08041810701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