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死结”如何打开 “一考定终身”制度如何改变 山东教育改革:从拼分数转向拼育人 |
从2007年末开始,山东在基础教育领域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从拼分数转向全面育人,改革不仅在执行力度上前所未有,更在教育观念上带来了巨大冲击,无论对老师、学生还是家长来说,都无异于一场地震。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却是,素质教育说起来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起来扎扎实实。应试教育的“死结”如何打开?山东此次教育改革方案的设计由表及里,全面配套,目的是把各个教育环节一一复位,回归到全面育人上来。 打破学校间竞争排名 针对目前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太多、太滥,学校、老师为了不落后只能加班加点的问题,山东采取了几个办法: ■ 一个就是日常考试不打分,只用A、B、C、D几个等级来表示结果; ■ 另一个办法是打破学校之间的竞争排名,严格考试管理,不组织、不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活动; ■ 中小学校、班级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允许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 ■ 不以考试成绩给教师排名次,把老师从竞争的压力中解放出来; ■ 规范学生作业量和学习时间,减少重复性的知识训练,增加实践性、自主性的学习内容,“一加一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9名违规校长受处分 高中阶段向来是应试教育的重灾区。在此番教育改革中,山东把高中作为一个突破口。截至3月底,因为寒假补课和双休日组织学生自习、不开设体育课等原因,已经有1位高中校长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8名高中校长分别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还有部分学校被撤销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或者被通报批评。据介绍,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高中在第二年级末以前不得安排学生文理分科,到2011年,高中完全实行选课制、走班制和学分制管理。 将启动全新中招制度 要让素质教育真正推行起来,最为关键的还是发挥升学指挥棒作用。为此,山东将对中考和高考进行改革。关于中考,从2008年秋季开学起,初一学生实行学业考试,2010年启动全新的高中招生制度,即—— ■ 以初中学业考试取代升学考试; ■ 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录取新生取代单纯以中考成绩为依据录取新生; ■ 将普通高中特别是优质高中招生指标的半数以上分配到初中学校,同时继续推行多种方式录取新生。这样,就把过去中考只看一次性成绩变成对初中三年成绩的评价; ■ 把过去的学业成绩考核为主变成对学生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考核,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关于高考,为了制止各地对高考升学率的恶性竞争,山东规定今年高考后省招考院不得将考生个人成绩提供给各市地教育部门,禁止有关高考录取数量的考核、奖励与公布,从根本上解决各地存在的炒作升学率问题。另外,还将探索高考报名社会化改革,让高考升学率与高中教育脱钩,目前有关措施正在加紧研究制定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