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千万别拿钱说事 王军荣 |
据国家税务局统计的数据,2006年我国的烟草利税达到2900亿元,但烟草税收与医疗成本目前相互抵消。因此有专家建议:提高香烟价格让一部分人抽不起,以解决全民控烟的问题。 提高香烟价格,确实会让很多人吸不起烟,但却未必真的能够使吸烟的人减少。香烟价格提高了,吸烟的人群会有办法从别的渠道拿到烟。当香烟价格提高了,走私烟会更加的猖狂。 提高香烟价格,使穷人吸不起烟,会使吸烟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这显然是对控烟不利的,也有违禁烟的初衷。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可还是有许多人吸烟,对此,我们只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育。比如扩大禁烟区。北京最新出台规定,从今年5月1日起,北京全市的医院、学校、餐厅、车站候车室等公共场所将严格实施禁止吸烟令,这是内地首个控烟力度最大、实施范围最广的城市,这个措施是为了创建一个无烟奥运,中华环保联合会就此发起倡议,支持北京的禁烟新法规,号召在全国创建无烟环境。北京这样强有力的控烟措施,也没有从提高香烟价格的角度出发。要不然,恐怕不一定能够实施得下去。 以提高香烟价格来控烟,其实是在拿钱说事。提高香烟价格,这是在为难穷人,为何穷人就得失去吸烟的权利?吸烟为何还要分穷人和富人? 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专家还不少,动不动就提高价格,让穷人让道。比如房价,有些专家就提出,穷人就不应该买房。当然,这些专家首先不是穷人,他们也很难为穷人说话。专家式的知识精英倡导提高香烟价格以控烟,折射出穷人话语权的缺失。 政府控烟,无论采取多么严厉的措施,但却不能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如果老是拿钱说事,不仅不能真的办好事,却可能会失掉人心。对于不平等,即便是得利的一方也未必赞成。试问,有多少富人同意这样的建议? 禁烟,千万别拿钱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