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大机场今起执行“限带行李”规定—— 大多数旅客“轻装上阵” 金志刚 |
本报记者 金志刚 今天起,上海两大机场开始执行中国民航局国内航班“限带行李”规定:头等舱旅客随身可携带两件行李,公务舱或经济舱旅客每人只能随身携带一件物品;每件行李体积不得超过20×40×55厘米,总重量不得超过5公斤。今天上午航班出港早高峰时段,记者在虹桥机场看到,大多数旅客都能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但也有带两三件小行李的旅客被“通融性放行”。 民航局的这一规定其实并非新规,1996年起实行的“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里就有这一条。这次重申从5月1日起严格执行,主要是因为执行“禁液令”“禁火令”后,安检开箱检查率上升,速度相应减慢。 今天上午7时30分许,在各航空公司的办票柜台前,旅客正排长队托运行李。每家航空公司都增设了钢制框架,方便旅客把随身行李放进框架“检验”——放得进就可以带上飞机,放不进则必须托运。 在4个安检区,等候过闸检查的旅客也排起了长队,安检一区每条队伍都长过20米。记者观察了半小时,大多数旅客“轻装上阵”,顺利通过;一些女士带一个稍大的旅行包和一个坤包也被放行。 限带行李促使更多的旅客把行李托运掉,从而提高安检速度,但旅客也有自己的苦衷。商务客江先生抱怨道:“现在把行李箱托运掉,飞机落地后,我得花更多的时间去等候、提取行李。”旅客汤小姐说,她已经“精简装备”了:“电脑包不能托运,怕摔坏,坤包从来都是包不离身的,因为我随时要补补妆,少量的几样化妆品和钱包等贵重物品都在里面呢。” 其实,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旅客都能把大行李托运掉,不愿意托运行李的旅客大多是考虑到行李太小,或者易碎或贵重不方便托运,还有些旅客担心行李丢失。机场工作人员建议不需要托运行李的旅客用自助值机柜台打印登机牌,或者到航空公司的无行李办票柜台办理登机手续,以加快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