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深度报道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现代家居
 第B02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03版:彩票看点
 第B0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2008年5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条信息是“预警”还是遮羞?

代群


  传染性疾病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能否尽快将危险、处置方法告诉公众,进行有效预警,是控制疾病扩散、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关键。

  安徽省阜阳市发生的儿童肠道病毒感染事件仍在发展,这场疾病是否还会扩散,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然而,4月23日晚安徽省卫生厅的网站上出现的一条消息令人困惑。

  这条消息的标题是:“我省阜阳市积极防治肠道病毒感染疾病”。在春季各类传染病高发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会从标题中发现这条消息的重要性呢?消息把当时已有600多例病例、18例死亡病例等高度敏感、但广大群众急需知道的内容放在了第二段,如此消息能算是对公共危机的预警吗?

  安徽省卫生主管部门这样发布信息,可以找出多种理由,最有效的应该是避免引起恐慌、维护社会稳定之类。但是,什么理由能比保护群众生命更重要?明明应该向公众预警,却偏要突出工作成绩,说成是“积极防治肠道病毒感染疾病”,预警作用之微弱可想而知。

  从3月中旬到4月底,1800多个孩子在同一个地区患上同一种疾病,并且已有20人死亡、27人生死未卜、500多个孩子还在住院治疗和观察。如此严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安徽省卫生主管部门竟然不主动向公众预警,而是在媒体曝光数天后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结合4月23日卫生厅网站上的消息,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行动迟缓,还是在有意遮掩什么?

  一条消息反映不了问题的全貌,但从中不难看出一个早已令人深恶痛绝的现象:把“丧事”当成“喜事”办。彻底纠正这种歪风,不仅对于正确处置公共危机事件十分必要,而且对于防止党和人民的利益被迫让位于少数官员的利益十分必要,有关地方和部门不可不察。

  新华社记者 代群

  (据新华社合肥4月30日电)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