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奥运读秒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人家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1版: 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本版新闻列表
2008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横滨中华街

王琪森


  一座雕梁画栋、流光溢彩的大型牌坊矗立在你面前,镶金的横匾中央,以遒劲饱满的笔力写着“中华街”三字。靠街角的是三大开间门面的北京饭店,一幅印有天坛景色的巨型广告和典型古朴的牌坊交相辉映,营造了浓郁而独特的华夏风情。

  在街口环视整个中华街,其道路呈扇面状辐射,形成一个由20多个街区连接成的群体。东西南北各有9座高耸巍峨的大牌坊,可称世界各地唐人街牌坊之最,其富贵雍容之气也由此凸显。我所在的正门(又称东门)为朝阳门外,还有延平门、朱雀门、玄武门,而街道路名就有广东道、长安道、中山路、香港路、上海路、关帝庙路等,道比路更大,相互衔接贯通。因此,在日居住了二十多年的友人颇为自豪地说:“横滨的中华街,并不仅仅是一条街,实际上是个区域的概念。每到节假时,来这里的横滨市民摩肩接踵。就是在平时,凡是来横滨的各国游客,也大都到此观光。”

  踏入街道,映入眼帘的是道路整洁,店面鲜亮,环境雅致。大街两旁,除了有专卖中国工艺品、服饰、杂货、食品的商店外,大大小小各种菜馆酒家鳞次栉比,其装饰或是豪华气派,或是小巧精湛,主要以广东、四川、北京、上海、淮扬帮的名菜佳肴为主,也可称得上是集中华美食的精粹和大成。各菜馆的门前橱窗内,都陈列有栩栩如生的菜肴样品模型。友人介绍说:“横滨的中华料理在全日本名气是最大的,档次也是最高的。而这里的糖炒栗子和鱼翅包,可称一绝。”

  漫步在异国他乡的中华街上,颇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和乡缘的温馨感。由于我平时喜好书画,对颜色较为敏感。站在中华街的主干道上,无论是店面、招牌、墙体、屋檐等,目光所及之处均是热烈的红色、辉煌的黄色、明丽的绿色,此三色所构成的中国元素,生动地展示了一种丰裕畅达的民族情韵,唤起了文化的认同和人文的缅怀。两边的人行道上,栽种着枝繁叶茂的楝树,那葱郁的浓荫,更是使红、黄、绿洇润出华美高贵的光泽。

  一家饭馆的铺面,正在卖刚出笼的大肉包子,那位卖包子的老太太见我们在用上海话交谈,就笑着自我介绍道:“阿拉也是上海人。”这下可是老乡见老乡,相见更加亲了。尽管老太太来横滨已有五十多年,但对父母之邦的上海依然一往情深,去年春节还在上海过的。她感到上海现在是越变越漂亮了。我也对她说:“横滨的中华街在世界各国的中华街中,也算挺漂亮的。”老太太马上接口道:“是啊,不少游客都这样讲。不过10多年前的这里,环境还是比较差的,沿街店面混杂,路灯昏暗,电线杆上线路杂乱。后来经过大规模的形象整治工程,电线也全部埋入地下,如今才旧貌换新颜。”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