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丁堡听风笛 金建民 |
|
到达爱丁堡时已是深夜。因时差的原因,翌日早晨5:30就睡不着了,且天已亮,于是走出酒店去呼吸爱丁堡的别样空气。马路上已有不少匆匆赶路的行人,我则徜徉在人行道上,目不暇接且贪婪地欣赏着两旁鳞次栉比的古老奇异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橱窗,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橱窗内一组大小不一的吹风笛的石雕:一个身穿花呢方格裙的苏格兰男子正全神贯注地吹着奇特的风笛。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在一家24小时便利店里花了12.97英镑买了3个这种最能体现苏格兰文化的吹风笛石雕。 上午,我们去一家爱丁堡著名的风笛制作坊,拍摄了风笛制作的过程,采访了风笛制作家和演奏家戴维·沃德尔先生。学吹风笛很难,先要学会吹奏单支的旋律管,然后才能学吹完整的风笛,据说500个学习者中才能产生一个风笛演奏家。下午,我们漫步在爱丁堡街头,观赏和拍摄各国艺术家精彩纷呈的表演,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风笛演奏:一位中年男子,身着漂亮的花呢方格裙,伫立在人行道上,悠然自得地吹着风笛,悠扬高亢、连绵不断的旋律回荡在苏格兰人的精神家园的上空,使来自异国他乡的游客停住了脚步,倾听他的心声,感受风笛的魅力。 了解苏格兰历史的人都知道,风笛还是苏格兰军队的乐器(甚至是武器),高亢激扬的风笛声曾是战斗的召集令、冲锋的进军号。从1950年起,在一年一度的爱丁堡艺术节上最重要的节目是每晚在爱丁堡城堡前举行的军乐表演,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代表苏格兰军乐的数百人的风笛大合奏。 晚7时,我们随着人流来到爱丁堡城堡。爱丁堡城堡最初是苏格兰国王的王宫,修建于6世纪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堡之一。城堡建于一座死火山上,海拔135米,周围三面均是悬崖峭壁,只有东面的斜坡与外界相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堡矗立于山头之上,巍峨雄伟,傲视群雄。在饱经沧桑的爱丁堡城堡前,来自世界各国的军乐队将为近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表演各种军乐和方阵,以展示军威和国威,呼唤世界和平。 我们将摄像机架在面对城堡的最高处,军乐表演有来自俄罗斯的莫斯科军事艺术学院乐队、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国防军乐队、中国台北第一女子中学仪仗队和英国各地的军乐队、摩托车特技队、皇家蓝卫乘马军乐队,以及苏格兰风笛军乐队等。当数百人的风笛军乐队变换着各种方阵,在激越的鼓点中吹出激昂悠扬、连绵不断、声震百里的旋律时,全场突然一片黑暗,乐声戛然而止,随后,一支风笛悠然吹奏出一段如泣如诉、缠绵悱恻的曲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