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奥运读秒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人家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8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五一”起全面实施禁烟,虽然大部分公共场所已经难觅“喷云吐雾”的现象,但仍有部分场所“禁烟令”下灭烟难,在一些餐厅甚至发生了“禁烟区成生财区”的怪事
禁烟区成生财区让法律尴尬

殷国安


  “禁烟区”怎么成了“生财区”?在房山区一家名为福口居的餐厅,记者询问“无烟区”在哪儿时,服务员一指包间,称若想无烟只能进包间,然而,这里的包间只为5位以上的“团体”客人提供;而且可以吸烟的大厅内免费提供酸梅汤等酒水,而禁烟的包间内则需顾客自己埋单酒水。你要“无烟”,就请多花钱! 

  在现实生活中,“禁烟令”形同虚设很普遍。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处罚不到位。卫生监督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拿到针对禁烟的执法文书,无从处罚。二是执法力量不足。本市一线卫生监督员一共1500多人,而全市需要禁烟的公共场所有23000多处,实在是挂一漏万。三是实施细则尚未出台。餐厅究竟该设立多大比例的吸烟区到现在都没有明确说法。当以上问题同时存在时,禁烟尽管在理论上开始实施了,但在实际上却依然是一纸空文。 

  法律因为难以执行而被虚置,这样的事随手就能举出一打。和“禁烟令”差不多的“禁售令”,就是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售酒的法规也是这样的处境。有关法律法规都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售酒,但是,几部法规都成了一纸空文。原因在于,许多实践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和落实,例如怎样鉴别未成年人?是凭身份证购买酒类吗?销售者有权查验买酒者的身份证吗?对于向未成年人售酒的商家又由谁处罚,怎么处罚?谁是执法主体和主管部门?由于这么多问题没有答案,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规定,就由于缺乏操作性没有得到落实。

  法律往往滞后于现实,但那说的是现实中会产生法律预先估计不到的新问题。而现在我们的法规难以落实,是没有回答正常的问题。比如,规定的条文不执行怎样处置,谁来负责法律的监督落实,法律的原则规定怎样通过细则弥补漏洞等等,是应该在法律生效前就必须回答清楚的。这些答案没弄明白,匆匆忙忙就宣布法规生效,却在尚未执行时就卡了壳,损害的恰恰是法律的尊严。  中国青年报 (殷国安)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