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奥运读秒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人家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03版: 焦点   
本版新闻列表
2008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家汇商圈将被建设成上海市交通文明示范区域——
“马路停车场”怎样变“通途”?

王瑜明 钱俊毅

  ■ 在徐家汇六百门口的出租车扬招点,增加了栏杆,让乘客有序排队上车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车多、人多……这是徐家汇商圈1.2平方公里的交通困局。机动车平均时速提高10公里,通过各路段平均时间缩短一半以上……这是半年多来,徐家汇商圈的交通新貌。

  “交警和城市交通执法队队员发挥综合执法功能,设立12个出租车扬招点,51名出租车扬招点协管员上岗。”徐家汇地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抖出治堵法宝——“政府牵头,多方共管,以前的交通堵点,正被建设成上海市交通文明示范区域。”

  从十多分钟到二三分钟

  ■ 地点:肇嘉浜路天钥桥路口

  ■ 旧貌:转个弯要花十多分钟

  “老早碰到上下班高峰,这里就像‘马路停车场’一样。”一谈起过去,出租车驾驶员刘志斌心里就窝火,“自行车、助动车在人行道上乱停乱放,行人只好跑到马路上跟机动车抢道,车子挪1米就要停一停,从肇嘉浜路转到天钥桥路要花十多分钟!”

  刘师傅说的交通乱点,就在汇联百货门口,除了非机动车时常挤占人行道外,许多马路摊贩也看上了这块“乐土”,占地为铺,堵得行人无处可走,只能与车共舞。还有不少出租车随意上下客,乱上添乱。

  ■ 新颜:把人行道还给行人

  傍晚6时许,正值下班高峰,记者驾车从肇嘉浜路左拐至天钥桥路,中间吃了两个红灯,花了3分钟。

  从十多分钟到二三分钟,为了这七八分钟,徐汇区委区政府领导现场调研,交警、城管、城市交通执法队等多个部门齐心协力,做了3件事——

  整治非机动车辆

  “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徐家汇商圈整治了1万多辆占道非机动车。”徐家汇地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唐慧介绍说,交警一旦发现乱停放的非机动车,立即把车子运到徐浦大桥附近的停车场。“但我们不对车主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只是让他们多跑点路,花些时间,长了记性,就明白道理了。”

  同时,徐家汇地区管委会在天钥桥路上,分段开设非机动车收费和免费停车区,在汇联百货门口每辆车停车收费5角,而辛耕路往南是免费区。唐慧说:“到汇联附近买东西的人大都精打细算,他们宁愿多走几步,也不愿付费停车。这样一来,人行道就通畅了不少。” 

  城管加班治设摊

  对于喜欢“打游击”的马路摊贩,徐汇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一分队队员用的招是“持久战”。“以前阿拉晚上10时一下班,烤鱿鱼的、卖羊肉串的马上就从弄堂里窜出来,搞得乌烟瘴气。现在,阿拉每天守到深夜12时,许多做夜生意的人没空子好钻,只能收摊歇业。”话到此处,城管队员老吴疲惫的面容上多了一份欣慰。

  出租车进扬招点

  去年9月起,徐家汇商圈设立了12个出租汽车扬招点,天钥桥路上也设了一个,上下客的出租车都被“赶”进了扬招点。“谁要乱停车,我就开罚单。”上海城市交通执法总队第二执法大队队长汤利国说,“出租汽车公司讲牌子要名气,一看罚单多了要上黑榜,就想尽办法管好自己的驾驶员。现在有几家公司专门派人驻守徐家汇商圈,协助车辆管理。”

  “固守六百”治“霸王”

  ■ 地点:肇嘉浜路第六百货商店门口

  ■ 旧貌:“霸王车”横穿马路抢生意

  “公交车窝站抢生意,一转弯横穿3根道,这交通怎么会不堵?”汤利国对过去六百门口的混乱现象深恶痛绝,“徐闵线、东坪专线、东闵线……一些公交‘霸王车’,天天和执法人员搞脑子。执法队员一出现,伊拉马上就逃,等侬一走,掉头回来继续拉客。”

  汤利国说,这些“霸王车”上完客后,为了赶时间,往往直接越过3根车道,左拐至漕溪北路,后面的车辆只能全部踩刹车。

  ■ 新颜:横跨3根道行不通了

  下午5时,六百门口,马路上的车流有序地行进着。“车速提高了不少,最快的时候可以开到30公里/小时。”李永良,徐汇区交警支队机动中队交警。如今他多了一个身份——徐家汇综合执法队队员。“固守六百”,是老李和他的同事们半年多来干得最多的一件事。

  第一招:扣证扣车

  李永良翻开厚厚的记录本,“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十几辆公交车被当场查扣,五六十辆公交车被扣营运证。”

  老李说,被扣车扣证的“霸王车”有的窝站抢客,有的未办理营运证,有的交通违法被抄报后长时间逾期不处理。对于这类情况,必须重罚。“霸王车”的老板们私底下算了笔账,违法运营载客,一次顶多赚个十几元,可被抓住一罚就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违法成本太高,还是老老实实做生意吧。

  第二招:调整站点

  为了消除靠站公交车突然起步左拐而引发的交通隐患,徐汇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联合多个部门调整了公交车站点的设置。

  对于要从肇嘉浜路左转至漕溪北路的公交车,将其站点前移后挪到漕溪北路和徐家汇公园处。如今在六百门前停靠的5条公交车线路,全部沿肇嘉浜路往虹桥路方向直行。

  第三招:改变上下客习惯

  在徐家汇商圈交通治理中,才上岗半年多的出租汽车扬招点协管员是不容或缺的角色。在六百门口,从每天上午8时到夜里10时,5名协管员重点驻守,日疏导出租车2500辆,引导乘客6000多人。

  “不仅要改变的哥随意上下客的行为,也要让乘客养成有序的扬招习惯。”协管员罗允年说,他们采取的方法是先治车后治人,一旦发现出租车不在扬招点内上下客,交通联合执法队队员就会当场开出罚单。驾驶员被罚怕了,只得按规定进入扬招点。

  社会车辆疏堵结合

  ■ 地点:漕溪北路东方商厦门口、华山路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门口、虹桥路徐汇中学门口

  ■ 旧貌:乱停车堵住机动车道

  社会机动车辆随意停靠是这三个地方的整治难点。“停在东方商厦门口等人的车、去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接送孕妇的车、在徐汇中学门口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车,一停就是半天,常常把机动车道堵得水泄不通。”综合执法队队员、交警史春宝对这些堵点的情况了如指掌。

  不少驾驶员看到执法车一来,怕吃罚单,立刻猛踩油门,溜之大吉,但心急慌忙之下,不是碰了这个,就是撞了那个。处理事故又要花不少时间,堵上添堵。

  ■ 新颜:亮出黄牌指明方向

  “对社会车辆,我们要人性化管理,疏堵结合。”史春宝的办法是——

  亮出黄牌

  对第一次被发现乱停靠的车辆,只记录不处罚。例如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门口,交通联合执法队队员一是帮助孕妇下车,使车辆能够快速离开;二是对长时间停靠的车辆第一次拍照登记,第二次开罚单,“这样,车主能够真心听劝,也避免了‘猫捉老鼠’时交通意外的发生。”

  指明方向

  要让车子有地方停。综合执法队员发动社会力量,让商场、医院、楼宇的保安人员有效及时地通知并疏导车辆进入停车库。双休日全天和平时晚上6时后,虹桥路港汇广场门口的机动车道会开辟出专门的停车区域,每小时收费15元,高于地下停车库的每小时10元。如此一来,既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又通过价格杠杆控制了路面停车的数量。

  见习记者 王瑜明 本报记者 钱俊毅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