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奥运 赵 畅 |
从2001年北京时间7月13日22时10分,北京获得第29届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一刻起,除了一样的激奋、雀跃,于我似乎多添了一份奥运情缘。 2006年底,我赴希腊访问。希腊,是奥运的母腹。于是,公干之余,前往寻梦。 古代的雅典人,确乎是一个极富智慧和想象力的民族,他们创造了世界上最美丽、最浪漫的神话,这就是“奥林匹斯山神话”。在古代,希腊人奇思妙想,总以为奥林匹斯山居于希腊中心,而希腊居于地球中心。在神话中,那些著名的神在山上诸峰中皆有自己的琼楼玉宇,而主神宙斯则居于无限风光的斯泵法尼峰峰顶。其能呼风唤雨,投雷掷电,降祸或赐福于人间。公元前15世纪,雅典人为祭祀宙斯神在奥林匹亚举行盛典和竞技会,优胜者的奖品是橄榄枝编成的圆环。 伫立在奥林匹亚这“原汁原味”令人震撼、世界瞩目的奥运会点火地,我自感慨连连。多少年过去了,这里依然是断壁残垣,希腊人没有在这遗址上复原或添加一座新的建筑物,更没有各种灯光设施,没有名贵树种,没有种植外国进口的名贵草皮,没有修整柏油马路,可这丝毫没有影响仪式的神圣性。其实,这不就是因为奥林匹克的文化历史及其人们内心的强大,才令这废墟散发出永恒的神圣之光的吗? 想到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他创立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奥林匹克理想,以一种新角度、新方式教育青年,促进青年身心的和谐发展。于是,我们尽可领悟,当40多年前坦桑尼亚运动员阿赫瓦里在马拉松比赛中带伤而缠着绷带、流着血最后一个跑进体育场时,何以令以为比赛早已结束、正在打算离场的数万观众霎时静默下来,揪心地看他完成比赛,并将雷鸣般的掌声送给这位真正的英雄了。掌声,自是送给这位英雄的,可又何以不是送给富于魅力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呢?要知道,奥林匹克不仅体现了竞技的力量,更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对于人们的行为意识、伦理道德、心理情感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否则,失去了灵魂,与古罗马角斗场又有多少区别? 希腊奥林匹亚之行,令我对第29届奥运会的火炬点燃仪式鼓张希望,充满期待。在激情不已、翘首以盼里,2008年3月24日这一天终于到来。下午,我早早地坐在了电视机前,打开电视,古奥林匹亚遗址赫拉神庙是那样的熟悉,一切恍如眼前。镜头多次定格在我国著名游泳运动员罗雪娟身上。作为中国人,我自是感到格外亲切,无比自豪。北京时间17时43分,全世界的目光都停在了那块凹面镜上,84秒后,阳光点燃了火炬……当跑第一棒的希腊著名跆拳道运动员尼克拉泽斯,一手拿着橄榄枝树叶,一手高擎火炬,并将罗雪娟手中火炬点燃的那一刻,罗雪娟的激奋分明写在脸上。此时此刻,又何止是罗雪娟深深震撼!“奥林匹克来了!她带着从希腊奥林匹亚山上采摘的橄榄枝和太阳的火焰,在全世界奔跑了一百多年之后,终于就要跑进五千年文明的华夏”,这不就是罗雪娟成为第一个在奥林匹亚传递圣火的中国人,参加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中国火炬手第一棒的真谛吗?罗雪娟,代表的不仅仅是其个人,她代表的是13亿中国人民呵!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林匹克的钟声早已敲响,奥林匹克之火早已点燃,让我们披戴充满融合文明的灿烂光华,张臂迎接奥运,昂首走进奥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