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火龙果有奇趣 朱少伟 |
|
火龙果,近年已成风靡我国市场的高档水果。在我阳台上,它却变身为盆栽观赏植物,还被邻居们誉作“红衣仙子”。 火龙果因外表似有蛟龙鳞片而得名,它原产于中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系蔓藤类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为减少烈日下的水分蒸发,叶子退化成针状,由呈三角棱形的绿色肉质茎承担光合作用的功能。有些国家的土著历来把火龙果视作健壮有力的象征,当地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行走于沙漠中的一名阿兹特克妇女迷失方向,在饥渴难忍时听到天神叮嘱“赶快食用身旁的植物”;她瞥了一下四周,立刻伸手采摘突然出现的植物肥厚肉质茎吮吸汁水,又吃下一只鲜红的果实,体力迅速恢复,终于顺利走出沙漠。从此火龙果被大家奉为神仙草、仙蜜果。据研究,火龙果含植物性白蛋白和花青素,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人体确实颇有裨益。 火龙果由南洋引入我国台湾,后来逐渐落户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去年初夏我赴海南旅游,第一次瞧见在水果摊最引人注目的火龙果,感到挺稀奇:它的果实呈橄榄状,外皮鲜红亮丽,每只重500至1000克,切开后果肉雪白或血红,还有一个个小黑点,像撒了一层芝麻似的;咬上一口,顿觉甜而不腻,并带着特别的芬芳,胜似哈密瓜。摊主发现我站着不动,对火龙果情有独钟,便和善地说:“你既然这么喜欢火龙果,我就送你两个茎节,待伤口愈合后即可扦插,冬天要放在室内!”我如获至宝,乐得合不拢嘴。 回到家,我选购了一只比较大的泥瓦盆,底部放些小石子,再加入疏松的微酸性泥,堆起两个馒头形土堆,然后扦插两个茎节,并适量浇水。过了个把月,两个茎节生根成活,我为促其长高曾将一些新发的侧芽摘除,又在盆中间插上一根竹竿供攀爬。火龙果适应性很强,肉质茎长得极快,那朝南的阳台没隔多久就郁郁葱葱,显得生机勃勃。 火龙果一年吐艳多次,给人以妙不可言的享受:花蕾刚从翡翠般的肉质茎上爆出那阵,犹如毫不起眼的小米粒,但很快就膨大,且点缀着粉色花点;通常在夜间绽放,花的形态与同科不同属的昙花相似,花冠直径约20厘米,不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日出后便凋谢。结出的果实,最长可在枝头挂一个月左右,远远望去宛若一团火,真是充满奇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