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奥运进行时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财经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股市分析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新奥运
 第A18版:新奥运
 第A19版:新奥运
 第A20版:新奥运
 第A21版:新奥运
 第A22版:新奥运
 第A23版:新奥运
 第A24版:新奥运
 第A25版:新奥运
 第A26版:新奥运
 第A27版:新奥运
 第A28版:新奥运
 第A29版:新奥运
 第A30版:新奥运
 第A31版:新奥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设计谋划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通信
 第B24版:e生活
 第B25版:头版
 第B26版:特刊
 第B28版:特刊
第A18版: 新奥运   
本版新闻列表
2008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折射一个开放的国度体现一个包容的民族

阎小娴

  ■ 夜幕中的“水立方”光彩夺目
  ■ 气派非凡的国家大剧院 本版图片 CFP
  ■ 宽敞明亮的T3航站楼
  ■ 构思巧妙的中央电视台总部

  北京奥运会,带来了一组新景象,象征着一个新台阶,也表明了一种新理念。

  北京奥运会,带来了新模式,开创了几个新项目。 

  北京奥运会,带来了一代新人类、新角色,北京奥运会,让我们一起去开辟新天地。

  百年梦想,今朝圆梦。 

  对所有国人来说,在祖国观看奥运,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新奥运,也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新景观、新气象:首都机场 T3 新航站楼、“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一座座地标式的高大建筑,屹立在中国的首都北京。 

  追溯历史,无论是 16世纪的罗马,还是 19 世纪的巴黎……人们常常会把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看作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符号。不断崛起的雄伟建筑,记录着中国发展的轨迹,描述着不断进步的中国。我们把握时代的脉搏,追赶世界的脚步,突飞猛进! 

  听人说,北京这些地标性的建设,还都采取了国际招标的方式。 

  T3 航站楼的设计,出自英国人、建筑界“高技派”大师诺曼·福斯特之手;“鸟巢”是由瑞士人雅克·赫尔佐格等参与设计的;“水立方”则是澳大利亚设计师的创意。还有法国人设计的国家大剧院,荷兰大师的手笔则是抓人眼球的中央电视台总部…… 

  开放迎奥运,开放办奥运。从这里,折射出的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一个拥有包容胸怀的民族。 

  国际体育记者协会主席、意大利资深记者莫罗说,这一次,当他走出北京 T3 航站楼,他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那是一种认知的震撼:跨入这个门口,迈入的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一个和平崛起的、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他说,从那一刻起,他决定要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北京,看中国,看奥运。

  相信这不仅仅是莫罗一个人的感受。更多的人,会通过这次北京奥运会,看到中国,了解中国。

  特派记者 阎小娴 (本报北京今日电)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